汉水、汉中、汉王朝

汉水、汉中、汉王朝

从天津乘坐高铁来到汉中,开启此次暑期之行,汉中为此次之旅的第一站。下午将近四点到达汉中火车站,即刻乘坐公交车到达拜将坛景区,因为景区不大估计用时半个小时,因此,没安排好住宿,利用这个时间段游览拜将坛。

都听说过韩信大将军吧,此台就是为他所建。相传在公元前206年,刘邦为王,就国南郑。韩信便到南郑投靠刘邦,虽经萧何多次的引荐,但是刘邦并不对韩信加以重用,韩信伤心就此逃走。萧何听到韩信私自逃走的消息,在来不及禀报刘邦的情况下,亲自将韩信在青桥驿附近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反复陈述重用韩信的利害,因此说服刘邦,曰:"择良日,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韩信,少事项羽未被重用,逃归刘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现留坝县内的樊河边,夜间水涨不能渡,被萧何追回。萧何说服了刘邦,择良日,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这儿说的"坛场",即后人所称的"拜将坛"。《汉中府志》载:"拜将台,在南城下,相传汉高祖拜韩信为大将,筑此以受命。今址尚存。"

拜将之后,韩信率兵伐魏、举赵、降燕、定齐、灭楚,为刘汉王朝建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楚王,与萧何、张良称汉兴三杰。汉王六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降韩信为淮阴侯。汉王十一年,韩信被吕后计缚斩杀。”足以看出对于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们是难以接受的。

正是这个拜将坛,把具有军事才能的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这一军事大舞台,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坛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台。

安放于拜将坛的汉中世纪大钟,重达11吨,属中国西部最大的铜钟,其声宏亮,气势壮观,与拜将坛相应交辉。

拜将坛景区面积很小,大约半个小时就可游览完毕,乘车来到中心广场附近安排好住宿,中心广场附近较为繁华而且紧邻汉中长途汽车站。

第二天一早乘坐公交车大约40分钟到了石门栈道景区,景区8点开门,门票68元(网购)我是从西门进的。

石门栈道有三大看点:一个是水库大坝、一个是栈道、一个是石门摩崖石刻。石门栈道风景区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和“西北水利明珠”,也是传说中褒姒的故里。(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历史上这位不爱笑的女子就是褒姒。“烽火台戏诸侯”,这是这位美丽的女子为我们留下的故事)石门栈道是继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中国古代建设工程史上的第三大奇迹,是中国古代交通的活化石,自古以来,秦巴山脉就是阻隔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而连接川陕两地的秦蜀古栈道山是古代人们往来的首选秦蜀古栈道之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保存的比较完整,全長249公里,是中国古代沟通南北的军事要冲。在这里不由得佩服古人的勤劳与智慧,用“火烧水激”之法靠纯人工沿河谷悬崖凿孔,横木为梁,立木为柱,上铺木板,装上栏杆在崇山峻岭的山壁之上开凿了数百公里的交通要道。

景区入口处,被威武雄壮、栩栩如生的“金戈铁马”和城楼上的猎猎旌旗所吸引

景区步道西侧历史故事微缩强,可以普及一些历史知识

浓重的“古代”味道出来了。这三尊栩栩如生的巨大石像是谁?从左至右,他们分别是:萧何、汉王刘邦、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知。

汉王楼

下面的照片,一定要看下面的文字。否则,您不知道这是谁的手迹,也不知道为什么少了三点水。更不要说自己挑出了一个错别字。实在不应该,难道把关的学者、砖家们都喝多了?

一定要看看说明牌,衮雪二字取材于中国《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至今。

这三位从左至右,分别是卫青、汉武帝、霍去病

诸葛亮足智多谋,率领蜀军常年驻守蜀地门户汉中,是石门栈道的最大受益者。后身故于汉中,葬于汉中勉县.

古代四大美女雕塑

沿石门栈道景区道路继续向前,走到桥头可兵分两路,一路过桥沿栈道上山;另一路直接在桥这边上山。这段时间雨水大过桥沿栈道上山的那条路封闭,只能在桥这边上山。

大坝呈弓形紧扼两山之间,形成了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养鱼的大型水库

栈道所到之处,山势险要,怪石嶙峋

许多石刻由于修水库,有大约17方主要石刻移到汉中博物馆

由于修水库原有栈道消失,现在是仿照新修的栈道,缺少历史感。因此,我就没有再往前面游览,原路返回乘车去汉中博物馆,即古汉台。古汉台为汉刘邦驻汉中宫廷遗址。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违背盟约,变立沛公(刘邦)为汉中王。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四月由关中南至汉中,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训整军马,一方面又收运、储藏马匹的粮草。在此同时,以“明修栈道”麻痹敌人。同年八月又由汉中北上,“暗渡陈仓”夺取关中。后与楚争衡,最后战胜了项羽,统一全国。刘邦在汉中时间虽短,但遗留的古迹很多,古汉台就是其中的一个。1958年,汉中市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博物馆,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汉台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个院落组成,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修建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东西华亭、北大门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楼、桂荫堂,整修了庭院园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以主的园林式风格。

进入古汉台,便看到一栋三层小楼。这座楼便是望江楼。望江楼曾是汉中最高层建筑,据说在过去登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最佳去处,西安在汉中城市规模扩大,登楼只能看到高楼大厦。

在望江楼两侧分别是石鼓寺和铜钟寺,石鼓寺有一支石鼓,传说这石鼓是刘邦的上马石。在铜钟寺有一口精致铜钟。继续前行,便到了桂荫堂,桂荫堂命名与桂树有关,意在汉中官员都会受到汉桂的庇荫。在桂荫堂前面有一潭水池,水池是清初建的镜吾池,镜吾池为长方形,长13米,宽6米,中间为石拱桥。汉王刘邦建立汉王朝,建立了汉文化,刘邦在汉中留下的每一座阁楼,每一个物品,都经过岁月洗礼,成为历史见证。

这样,汉中的游览就算做到此一游,在长途车站乘车去阳平关转车到青木川古镇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