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史上最大的误解正名:“投机”——只有聪明人才拥有的智慧

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利弗莫尔

投机未必真有山岳那样古老,但投机绝对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只要存在交易、只要存在市场,就一定存在投机。

投机的存在是因为人类趋利的本能和本性,直到现在,人类社会已经延续上百万年之久,投机依然如初。正如某位交易大师所言:华尔街永不改变!钱袋会变,投机者会变,股票会变,但华尔街永不改变,因为人性不变。

存在即为合理,可偏偏投机这个词,在很多人看来,全然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是一个用来骂人的词,一个人要是被冠以投机主义的帽子,哪怕他有再多的优点也会被别人藐视。

社会上对“投机”词性的错误鄙视,搞得我们这些投机者,不得不美其名自曰:我们是交易者,没人敢说自己是投机者、我们做的事业是投机事业。可是事实上,从本质和词义范围上看,投机比交易更加适合形容我们,自是我们不敢这样自称罢了。

难道“投机”真是贬义词汇吗?

“投机”的词义和本质

投机可能因为投机主义这个词汇的原因,才使得人们对它有了鄙视,但客观的从“投机”的词义来看,它本身只是一个中性词。

将投机分开来看,“投”取相合、迎合之意,“机”为时机。合起来就是利用时机谋取个人利益。从词义上看,投机所属的范围非常广泛,小到出门趁饭,大到利用战争篡位登基(赵匡胤黄袍加身),只要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利用了时机,攫取了个人私利都可以纳入投机,哪怕是钻法律空挡也行。

到了后来,投机的指代范围越来越窄,只侧重于指经济利益的攫取。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投机”,搜索结果第一条百科介绍中,就重点阐述了这一个定义,而且内容非常详实。我觉得做交易的人,必须好好品读一下“投机”一词的定义,不然连自己是做什么的都搞不清楚,而且我相信,看完之后你一定会豁然开朗。

投机——聪明者的专属(一)

不管怎么解读,“投机”都不带有任何贬义的词义。正常来看“投机”只是一个中性词,可在我看来“投机”可不仅仅是一个中性词,而是一个最最褒义的词汇,因为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好投机。

“投机”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是世上最难的事情。

难点之一、界定和创造机会之难:何为机会?就是客观条件有利,因果和合。其实对于每个人,老天都是比较公平的,他会提供给每个人不同的机遇,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识别这些机遇。另外,更多的时候,机会是创造出来的,这一点,我深有感慨,我曾经研读过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的著作,你看《毛选》,里面多篇文章就是通过客观分析时局,如何通过施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利用客观条件,积极的创造机会,让事件的发展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代表作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年笔者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我非见路不走,实乃实事求是》,也算是哲学探讨吧,有兴趣的人不妨看看,一篇结合了马克思哲学、禅宗思想、儒家心学和缠中说禅思维的文章,我自己甚为喜欢。

回到主题举个例子来说,在中国互联网电商刚起步的那几年,马云还算不上什么风云人物,当时中国电商的风头都被易趣网夺去了,在大家都在为生存到处奔波的时候,易趣网已经在资本的支持下占据了中国80%以上的市场,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易趣网的创始人邵亦波却在2003年为了陪夫人读书,以当时创纪录的天价2.25亿美元(现在来看这2.25亿美元和阿里巴巴5000多亿美金的市值相比,简直就是零头中的零头)将易趣网卖给了eBay。而马云却紧紧抓住互联网电商的机遇,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互联网商业和科技帝国。从邵亦波和马玉的个人经历来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年麦肯锡为了抢到邵亦波,甚至专门派人在他的宿舍楼下“守株待兔”,最终把他收归旗下。而马云呢?为了生计求职被拒绝了多少次,估计他都数不清楚了。据他自已透露,当年去肯德基应聘经理助理,一共24人去应聘,23人被录取了,而马云就是唯一那个没有被录取的人。

同样的机遇,顺风的邵亦波却早早的下了船,逆风的马云却咬牙坚持漂泊伶仃。历史上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了,不是老天不给你机遇,而是你根本没有识别机遇的能力。记得曾经读过一篇千古奇文《命运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整篇文章就一个主题——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可谁想过没有,果真老天没有给自己机会?还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抓住机会?

难点之二、介入机会之难。用机会表述太过片面,时机才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夫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最终来看,对于机会来说,介入机会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机会是对应时间的。在错误的时间介入机会,未必能抓住机会,反而有时候会浪费了机会,也有时候还会被机会所伤。总之一旦时间错误,那机会就不一定是机会了。

难点之三、利用时机之难。用“危机”这个词来阐述可能简单一点。所谓危机,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来看,是危中有机,只要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有可能转危为机。那么反过来,所谓机遇,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去想,如果错误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那便就成了转机为危了。我这样说,逻辑上没问题吧。对于一个机遇,介入时间也对,但客观条件永远变化,绝不可能都是有利条件,最终能够将时机真正转为个人利益,你还得不断的去危存机,克难迎上才行,一旦中间操作出了问题,难免功亏一篑。

以上是从哲学上对“投机”一词进行普遍意义上的探讨。回到我们交易者的“投机”专指上,一样存在上面三个难点。

投机就是在纷争复杂的世界中用放大镜寻找时机

机会的识别——判断走势,学过那么多关于价格走势的理论,可真正能够准确的判定走势方向的人少之又少,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理论能够正确的全然的判断走势,不然市场无法存在。在这个投机的起跑线上,就已经有好多人掉队或者被淘汰了;

时间的选择——介入位置,即便判断对了方向,可又有几人能够选择正取的入场时间?有时候即便是一个非常绝佳的机会,但介入时间不对,很可能就是风险。做交易的人对这一点太了解不过了,明明是一个巨大的盈利机会,可介入时间出了问题,亏损、爆仓、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

机会的持有——克危存安,即便走势判断正确,即便入场时间选择正确,可在混沌的波动中,抓住每个有利方向,消缓每个不利的回撤,最终实现最大盈利离场的人才是最杰出的投机者。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在本应加仓的时候选择了谨小慎微,却在本应减仓的时候选择了加仓。或者被一个回撤便吓的早早离场,看到走势一骑绝尘而去,留给我们的只有无边的悔恨。

投机——聪明者的专属(二)

市场就像一个美丽的女神,她善于利用那翩翩起舞、风韵绝佳的身姿让我们魂牵梦绕、不能自已;可她又是一个任性的女神,当你被她吸引开始疯狂追求之后,她却用冷淡和绝情无时不刻的拨动着每一个追求者的心。

这种追求女神的感觉痛而快乐、其味无穷、不能自拔,而我们选择介入市场同样也是这种美妙而不能言说的感觉。可感觉再美,也绝不是我们的目的,追求女神是为了抱得美人归,介入市场是为了盈利。

谁都可以平等的享受追求女神时那种美妙又辛酸的过程,但抱得美人归的人又能有几个?没有追女神的智慧和手段,你只能是眼看着佳人成他人新娘;谁都可以平等的享受介入市场那种时刻牵挂拨动心弦的感觉,但真正盈利的人又能有几个?没有投机的智慧和手段,你只能是割肉喂鹰。

征服市场需要会投机,而真正的投机只有最聪明人才懂。

给广大投机者的提醒

也许是大家在证券市场纵横多年的缘由,好多投机者只将目光专注于虚拟经济,这其实是大错特错,我也是在今日头条APP上搜索“投机”时忽然明了,投机绝不是仅仅是证券市场上的投机,百科定义上已经特别说明,投机还指实体经济上的投机。在这里要感谢今日头条的搜索引擎,非常棒,大家以后可以尝试多用今日头条搜索,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内容。知之为知之,不知头条知。

其实只要市场存在,只要交易存在,投机就应该无处不在。我们作为一个投机者,不应该只关注虚拟市场的机会,还应当关注一切市场和交易中的机会,毕竟我们自诩为专业的投机者,那么我们本就应该具备强烈的投机本能。而且毕竟我们有更加专业的投机知识和投机智慧,那么我们在其他市场和交易中投机的成功率也远远高于普通人。

如此说来,只关注虚拟经济的投机者,难道不是自废武功吗?


读完此文,我希望以后,有人能够以投机者自居,而不是交易者,因为交易就是买卖,一买一卖,是人都会,太小儿科了;而投机,那是赋予聪明人的称号,是一个高大上的行为和事业,才是一个崇高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