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失去的产量,南通港闸这家企业大战“红五月”

3日,记者在位于港闸区秦灶街道的江苏奥蓝工程玻璃有限公司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前加班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玻璃行业出现低迷状态。公司一季度产量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了25万平米。5月,形势有所回升。要想补回之前的损失,公司必须抢抓订单,扩大产能。”

江苏奥蓝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工程施工安装于一体的大型玻璃深加工高新技术企业,是苏中、苏北地区最大的镀膜玻璃生产基地。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究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引进了“江苏省双创人才”、“南通市江海英才”,建有“江苏省院士工作站”、“南通市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能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公司拥有19项专利技术(其中8项发明)。

主要产品包括:LOW-E镀膜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彩釉玻璃、自洁净玻璃、防火玻璃、防弹玻璃、百叶玻璃等。如何拜托疫情产生的不利影响?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营造“强管理、拓市场、引人才、提效益”的良好氛围。

企业的竞争,最终也是人才竞争。疫情期间,公司克服困难,发动全体员工进行自招,截至目前,累计招聘技工8名,普工15名。公司制造一部磨边工段,实行技改投入,购进新型高速双边磨设备,提升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该设备采用高速磨轮并采用变频控制磨轮电机,保证了玻璃边部磨削时能够快速磨削,最大磨边速度达到15m/min,比传统磨边机组速度快3倍,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采用齿轮齿条机构代替传统的丝杠机构来控制磨边机开合,开合速度达到20m/min,比传统的5m/min速度大大提升,同时该设备采用玻璃尺寸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玻璃尺寸并调整磨边机开合,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使得磨边产量由原来800平米/班组提升至2500平米/班组。

五一长假期间,设备部人员加班加点,对兰迪钢化炉安装工作进行收尾,进入调试阶段。现场工人介绍,目前建筑玻璃普遍使用Low-e玻璃,而传统的辐射加热钢化炉根本无法完成对双银Low-e玻璃的加工。新设备则能彻底解决问题,其采用双室炉加热,第一室为预热炉,温度设定为550℃,第二室为高温炉,温度设定为690℃,双室炉保证了加热效率高,综合产能较传统辐射炉效率提升2倍高,同时平均能耗较传统辐射炉下降15%。

“镀膜班组已将月度产量由21万平米提升至28万平米。”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真的是上下齐心。我们全年销售额2亿元的目标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