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好的夫妻关系,叫“我俩”将读书进行到底

大家一直都很喜欢钱钟书和杨降相濡以沫的感情,也会把自己代入到他们的角色当中去,想象自己假如是他们俩中的谁,该有多幸福。

其实在他俩的关系中,无论是在各自的原生家庭,还是后来他俩组成的小家,无论富裕还是落魄,他们能不慌不忙的做自己,将小日子过得淡定从容、活色生香,都是因为他们都爱读书并将读书进行到底。


01 被书香浸染过的童年,自备着往后“规避风险”的能力

他俩的原生家庭都是书香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爱上读书那是自然而然。

首先他们的名字就和书有关。

钱钟书的名字是因为周岁抓周的时候抓到了一本书,因而得名钟书。而杨降的名字是因为后来剧本《称心如意》用的笔名而正式被用的。

一般四岁识字不会多,钱钟书也是,但他就开始囫囵吞枣式读《西游记》、《水浒传》,还从书摊上租《说唐》、《济公传》等小说回来看。

有意思的是他每次看完书后,会凭他理会不多的书中意思讲给他两个弟弟听。

而他弟弟们后来在回忆这段时光的时候说:他在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计较,放下书,多余的爱好会无处安放。

作为家里的老大,钱钟书得到了长辈更多的器重。杨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儿多女多顾不了许多”。她是家里的老四,在八个兄弟姐妹间,她得不到老大的器重也享受不到老幺的宠爱,引起父母的注意那是在父亲的一次午休中。

她的父亲有午睡的习惯,每次吃完午饭午睡的时候,姐妹们都会悄悄离开,有一天突然叫住在最后离开的杨降,说:其实我愿意你们谁能陪陪我。

杨降听罢,手拿一本书默默守在父亲身边,直到杨父醒来,看到这个乖巧的女儿如此认真,颇受触动。后来就养成了习惯,每天午睡都让杨降陪着,而有书看的杨降也乐于相陪。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因为从小爱看书,俩人的思想小时候就跳出了“框框”,认知到有更宽广的世界,为后来的彼此遇见、规避风险创造了能力。


02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1929年,参加清华大学考试,立刻名噪校园,而原因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5分!国文和英语却考了满分。

有幸的是当时清华校长罗家伦,当年自己考北大时数学考的是0分,也被胡适录取了。

“英雄识英雄”,所以钱钟书才有幸上清华。

他一进校门,就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愿。

事实上后来他也真的做到了。现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上的笔记也大多是钱钟书所做。

也就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同类人——来清华借读的杨降。

微风和煦,苍松翠绿,古月堂前。

杨降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而钱钟书也觉得这个面容姣好的女孩子,身上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气质吸引着他。

人总是会被气场相同的人深深吸引

两人匆匆一瞥,谁也就忘不了谁了。

与其说“我没有女朋友”、“我也没有男朋友”是他们对彼此的表白,不如说是他们身上“腹中有书气自华”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彼此。


03 我能想到最幸福的婚姻,就是和自己爱的人有书可读别无营求

婚后不久,杨降放弃了只差两个月就能毕业的学业,以陪读生的身份陪钱钟书来到英国深造。

牛津大学拥有世界上等级的图书馆,各种藏书极为丰富,这样的地方对于钱钟书、杨降来说无异于天堂。

钱钟书常常醉心于图书馆里的各种书籍,手不释卷。杨降也为自己制订好了详细的课表,读的每本书都做下了详细的笔记。

和自己爱的人,一起把闲睱时间都贡献给了图书馆,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我想这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他们的孩子钱瑷出生后,钱钟书常常在女儿睡着后在女儿的肚皮上画鬼脸,或者把砚台、毛笔埋进女儿的被窝。等到女儿惊叫,他又得意大笑。

他也会在杨降临贴累了,趴在桌上午睡的时候在她脸上画个大花脸,或者在她嘴唇边加上两撇小胡子。杨降洗脸洗不下来墨痕时还直叹:我的脸好吸墨啊!

所谓幸福的婚姻,无非就是我们的爱好相同,有共同的孩子,你在闹我在笑,我爱你的样子也是你自己最喜欢自己的样子。


04 读书,可以获得更加豁达与平和的心态,即使遍地狼烟也能相濡以沫

1938年,他们回到了遍地狼烟的祖国。乱世之中生存显得十分艰难。

杨降在江苏的老家被洗劫一空,教书的工作也丢了。

钱钟书也因为孤傲,掉了西南联大的工作。

如果是平常夫妻,估计天天吵闹不休了。

杨降的父亲也曾埋怨过:我花心血、花巨资培养出来的女儿,你钱家到奢侈,用来当免费的保姆了。

有钱难买我愿意。他们自己却过得十分快乐。

杨绛负责一家人吃喝,戏称自己是“灶下婢”。钱钟书便逗女儿,时常一家人哈哈大笑。

在战火纷飞,温饱难以维持的这段时间,钱钟书曾在1945年《人.兽.鬼》里有一段赠予杨季康的话: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和朋友,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放在任何时代,这应该是一个丈夫对自己另一半最高的评价了。

也正是这段艰难的时间,杨降创作了剧本《称心如意》,名动当时上海滩。而钱钟书的《围城》,一经推出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到现在还被人追捧。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不只增长知识,还能帮你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05 读书,让我们拥有抵抗压力,打破局限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钱钟书到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并负责外文研究事宜,但好景不长,他们俩同时在十年文革中被揪出来了。

在文革中,杨降的文字被贴上“牛鬼蛇神”的标签,并被安排扫厕所。对于在文学上有点成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耻辱,但她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竟坐在厕所上看起了书。

1969年年底,杨降被下放到河南干校种菜,而钱钟书在干校当干校通信员。

年近六十的杨降和已经六十的钱钟书尽管做着体力劳动,还会忙里偷闲来个“菜园约会”。

在菜园里,杨降也没忘记读书,没忘记拿膝盖当书台写东西。

在那段杨必(杨降小妹)被逼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德一被辱自杀,内外交困的岁月里,也是读书支撑他们走过来了。

钱钟书的评论著作《管锥篇》、杨降译的巅峰之作《堂吉诃德》就是最好的说明。

只要能看书,能写文章,其它的一切对他们而言似乎都是浮云。


06 读书,让我们拥有淡泊名利的底气

在干校的时候,当时有个对杨降文字专门冷嘲热讽的“刺儿头”,因为妻子病重没盘缠,杨降还拿了一百块给他作路费让他回去看妻子。

回来后杨降想找他说话,而“刺儿头”以为要他还钱,就躲开了。杨降知道后说:我不是要你还钱,是想问你钱够不够。并又拿了40块钱让他寄回去。

此后,“刺头儿”说:是杨降教会我怎么做人。

其实杨降本意很简单,自己有,他刚好需要,所以就帮了。

读杨降的《干校六记》,其实就有种感觉:怒而不争,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都说见字如人,杨降的为人可见一斑。

难得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扇门。

钱钟书在写《管锥编》时,曾查到资料《杨素》中的“破镜重圆”的典故,为了验证古铜镜是不是很结实,拿自己收藏的十几面镜子做试验试摔。

虽然镜子没摔破,但也看出来他不是一个很计较个人利益的人。

钱钟书一生著作等身,不接受任何采访,不接受任何荣誉。杨降则有才有识,无官无位,活得自在。这都是因为读书给他们的底气。

一个拥有富足精神世界的人,是不需要用物质为自己加身的。何况他们拥有精神上匹配的伴侣。


结语

杨降和钱钟书的婚姻是成功的、幸福的,但又不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简朴的生活、读书的灵魂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998年底,《我们仨》走了两个,但“我”还是决定在九十岁的高龄将我们的故事写给大家,告诉你们一种幸福婚姻的模式就是:将读书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