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景点评选·TOP30展示】罗士圈公园“浑河晚渡”古迹:前世繁华,后世风华

“暮景河间系短篷,客旅无边渡口行。但听钟声出晚寺,归舟隐隐有无中。”这是古书《陪都纪略》中关于浑河晚渡的描述。每当读这首诗,耳边都会响起城庙晚鸣的钟声,看见浑河隐现的归舟。盛京晨钟暮鼓,古渡消隐之美,油然而生。出于对盛京人文景观喜爱之情,清代文人墨客纷纷归纳出“盛京十六景”、“盛京八景”,但无论“盛京十六景”还是“盛京八景”,“浑河晚渡”一景都是大家不愿意也不会割舍的。而这“浑河晚渡”就是现在沈阳市和平区的罗士圈公园一带。

往日“十里码头”记录盛京繁华

走在罗士圈公园一带,6根高1米多、直径30厘米、基座40厘米见方、重约340公斤的铸铁缆桩记录着曾经的岁月和繁华。

有关史料记载,浑河漕运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浑河沿岸的诸多漕运码头,早已成为繁荣沈阳经济、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罗士圈(juàn)”,便是声名远播的“十里码头”的核心港口,这里的客货船可直达渤海,去山东、天津以及江南沿海城市。据说,当年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至沈阳,就从这里登陆;周恩来随伯父到沈阳也是在罗士圈码头登陆的。

当年罗士圈码头的繁华,从足以拴缆大型船只的粗壮铸铁缆桩也可见一般。

今日“浑河晚渡”让你更觉美丽

轻舟河上漫游,歌声岸边荡漾。今天,“浑河晚渡”虽然没有商贾的繁忙,但是多了一份秀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闪动出更让人心醉的美。

今天的罗士圈公园成为和平区浑河沿岸4大公园的其中一个。在重塑浑河晚渡文化记忆,构建浑河滨水文化休憩长廊,植入特色林下活动空间之后的罗士圈公园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镶嵌在浑河这条段带上。在夕阳下,浑河波光粼粼,公园余音绕梁,临水栈道清风拂面,绿树红花相映成句,为古老的盛京盛景——“浑河晚渡”,赋予了新的魅力。

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记者 邓丽婧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