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被锤的品种,为什么当下值得配置?

今天跟新朋友科普一下非银ETF这个品种。非银ETF(512070)跟踪的是沪深300非银行金融指数,意思是在沪深300里面把银行剔除掉,所以,

非银ETF里面只有券商+保险。


从前十持仓股可以看到熟悉的面孔,比如保险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以及券商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



尽管看上去一系列都说券商的标的。因为中国平安独自占了38.33%的仓位,之前平安的持仓占比更高,但最近中国平安股价调整,所以造成了权重下降。全部算下来,目前非银券商仓位53%,保险仓位47%。



目前推荐非银ETF做网格的原因,我们先看保险,今年以来是被锤的较惨的行业之一(一月份以来)


中国平安,今年以来跌幅12.87%

中国太保,今年以来跌幅18.68%

中国人寿,今年以来跌幅18.15%

中国人保,今年以来跌幅16.34%

新华保险,今年以来跌幅8.55%


表现不好主要是两个原因,


①市场利率下行,预期保险公司利差收入降低。这里指的是,保险公司拿到保费后,除了扣除赔偿资金外,拿剩下的钱去做低风险的投资。当整体的利率下行的时候,投资收益就会有影响。


比如中国平安一季度,公司年化净投资收益率 3.6%,同比下 降 0.3 个百分点,年化总投资收益率 3.4%,同比下降 1.7 个百分点。


②短期疫情影响,代理人规模减少,线下渠道销售受限制。


对这部分预期,股价其实已经反映。目前保险的整体估值,都比较低估了。


再来看目前保险的整体成长性如何。




一张为保费前十图,尽管中国排在第二,但是按照人口人数来看,比例还是非常小。


一张为保险密度,中国人均只有384美元一人。而其他的远远比我们高。


所以目前保险行业的估值比较低,成长性空间较大。


再来看另外一半的券商,券商典型的周期行业之一,靠天吃饭,主要收入来源于四块:


1、自营业务

2、资管业务


3、投行业务


4、经纪业务


所以导致了券商在牛市的时候业绩就非常好,涨的就很猛,熊市的时候就表现的很一般。


目前市场行情整体比较低迷,成交量不高。券商BP估值也比较低。也是一个提前埋伏券商的机会。




所以,综上,目前非银ETF是目前做网格性价比较高的一个品种。


估计有些朋友会问,为什么不单纯持有保险或者券商。


目前A股上市的仅有5家保险公司,数量太少,无法编制成一个单独的保险指数。如果只单纯持有保险的话,直接买入5只保险股DIY指数也是可行,但是这样需要的资金量就比较大。散户想通过ETF持有保险的话,目前场内就非银ETF一只半保险基金了


单纯持有券商ETF的,也是可行,作为波动比较大,天生就适合网格的品种。通过网格一直持有到牛市。不过这种就比较适合胆子比较大的朋友使用了。


因为非银是由保险(成长)+券商(周期)组成,比较综合,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当然如果牛市真的来了,非银就未必跑得赢券商了。


市场行情不确定性大,推荐大家买入非银ETF的时候,还是按照网格的建仓方法来。网格表如下,假前非银ETF收盘价为2.080的位置,当前价格建仓后面还有三四笔的仓位买入



自动化买卖的升级版网格,假如我输入1万金额,需要买入7696元的底仓,剩下的金额,之后下跌才会分批买入。



目前非银升级版网格去年10月份确立,跑赢不做网格的非银ETF本身大概6%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