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嘴鹬的百科介绍

勺嘴鹬简介:勺嘴鹬(学名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是鹬科勺嘴鹬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14-16厘米。嘴黑色,嘴基平扁,先端扩大呈铲形。夏季上体黑色,具棕红色羽缘。头、颈、胸棕红色,胸具黑色斑点,其余下体白色。冬羽背面灰褐色,具黑褐色羽轴纹。额和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褐色。下体白色,胸侧具黄褐色纵纹。飞行时翅上有一窄的白色翼带,腰和尾上覆羽两侧白色,中央黑色。觅食时用嘴在水中或烂泥中像扫帚一样左右来回扫。据此特征和它那呈铲形的黑色嘴,在野外很容易地就能与其他鹬类区别开来。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岸冻原沼泽、草地和湖泊、溪流、水塘等水域岸边。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与河口地区的浅滩与泥地上,或海岸附近的水体边上,不深入到内陆水域。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用嘴在水下或烂泥里左右来回扫动觅食。有时也在地面直接啄食。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半鸟。越冬于泰国、印度、中南半岛、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迁徙期间经过朝鲜、日本和中国上海、福州、海南岛、香港和台湾,或许部分留在中国广东沿海越冬。分类命名者及年代保护级别外文名拉丁学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鹬科、勺嘴鹬属、勺嘴鹬Linnaeus,1758年极危(CR),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Spoon-billed SandpiperEurynorhynchus pygm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