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武士》:日本第一部获得金棕榈的电影

在今年的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上,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获得戛纳最高大奖金棕榈,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是日本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此项殊荣的影片——《影子武士》。

《影子武士》拍摄于1980年,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拍摄。该片上映后,获得了艺术电影的最高奖项——第33届戛纳金棕榈奖。

影片讲述了日本战国时代的一方霸主武田信玄将德川军围困于野田城,眼看就要直取京都完成霸业。不料中了敌人的冷枪,生命危在旦夕,并下令撤军。临死前,他留下遗嘱密不发丧三年,期间由弟弟武田信廉提前找好的与自己相似的盗贼充当影子武士。三年中虽有武田信廉辅助,但替身也多次险些暴露身份。而三年将至,影子武士该何去何从,武田家还能否完成武田信玄生前的夙愿?

作为一部黑泽明技术型电影的代表作,接下来我们将从服化道、摄影和剪辑、演员的表演几个方面来聊下这部电影。

影片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反复出现的武田家的家训: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段出自中国古代《孙子兵法》的一段话,在导演黑泽明的镜头下,利用色彩得到了完美的演绎。

导演用蓝、绿、红、紫四种战服颜色分别代表军队里面疾如风的骑兵、徐如林的步兵、侵略如火的步枪队、不动如山的指挥部。在合理的场面调度下,宛如一幅幅插画,煞是好看。而这强烈的色彩搭配意识,源于黑泽明从小在美术方面打下的深厚基础。

在电影开始不久,有一段快速剪辑的镜头,伴随着忽而低沉忽而欢快的背景音乐,哨兵急速地穿过躺在路边休息的士兵。镜头紧紧跟随着哨兵,他所过之处,躺在地上身着各色战服的士兵慌忙起来。而这段镜头,直到哨兵被卫兵拦下这才结束,同时戛然而止的还有背景音乐。在这段镜头中,导演运用快速剪辑的手法,为观众营造出一股溢出屏幕的紧迫感。

摄影是一门光和影完美结合的艺术,恐怕没有哪个人比黑泽明更深谙此道了。记得影片中有大部队撤退的一幕,前景是几个士兵在谈论信玄主公,镜头对着远方的夕阳。我们看不清士兵的容貌,只能看到士兵在夕阳下的剪影。远处残阳如血,近处各色战服的军队。这哪是电影,分明就是醉人的油画。

最后说到演员的表演,电影在一开始就是一个三人同框的画面。分别是武田信玄(仲代达矢饰)和他的弟弟武田信廉,以及武田信玄的替身——影子武士(仲代达矢饰)。

武田信玄端庄威严的坐于上座,他的弟弟坐在一侧,而这个盗贼则在那里抓耳挠腮的左顾右盼。大家不要忘了,这可是同一个人啊。包括后面影子武士回家后,每当近身侍卫提醒他时,他就能立刻由一身痞气的盗贼切换到武田信玄的身份。那种严肃、老成的气场,往往让身边的人一时难辨真假。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二流演员是想着如何演好一个角色,而一流演员想的是如何成为那个人。关于这一点,在演员仲代达矢饰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影子武士》当做一部黑泽明技术电影的代表作去看待,那么未免有些太过浅薄了。

纵观黑泽明一生的导演生涯,其大部分作品的关注点,更多的是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性最深处的探索。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成就了其传奇而非凡的一生。并于1990年,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闪烁着大师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在电影艺术这座殿堂,去探索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