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本无憾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坑人的吗?

念念不忘,究竟有没有回响?

李叔同在《晚晴集》里说起“人生的遗憾”,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李叔同,弘一法师。

此话日后又被多番引用,用来抒发“曾经的耿耿于怀,今日的拥之在怀”

人生四大幸事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若是“念念不忘”当真能“收到回响”,那给人的喜悦简直是当得上“人生第五大幸事”了。

信奉它的人觉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他们把努力的过程放长,也把期待收益的周期放长。他们认为当下的失败和质疑,无法否定未来的结果。只要坚持地向“世界的回音谷”喊唱,总有一天能收到“彼岸世界”的回应。

也有人觉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在坑人。

他们认为“念念不忘”的人在一开始就堕入了逻辑谬误——一件你已经投入太多却没有得到成效的事情,往往还会诱使人继续往里添加筹码,因为人总想把自己投入的赚回来。

翻译:逻辑谬误。文中提到的是常见的逻辑谬误之一。

其次,他们认为,之所以会有人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因为他们

错把“经验所得”当“回响”

这就好比屌丝男追求女神,苦追四年算是“念念不忘”,只有“追到手”才能算回响,而在此期间,他学到的恋爱经验、技巧以及他是否变成了一个更好的自己,都只能算是“经验值的增长”却不能算是他最初、最期待的“回响”

“念念不忘”就能消除遗憾吗?

那念念不忘,究竟有没有回响?

“念念不忘”的做法能够带来“回响”,了却这人世间所有的遗憾吗?

佛爱说因果——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因果、轮回。那众生也该看着“果”种“因”,消弭了“遗憾”才对。

可世间还是有数不尽的遗恨,从古至今。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做的一件事中,埋下的因果无数。世人虽知因果,却还是参不透因果。

更不要提整个世界上,全部时间里,交错、盘结的因果之网了!

所以简单的“念念不忘”,一味地耕耘某一处“因”,是无法操纵“回响”来到自己身上的。

明白自己追求的“回响”是什么,知果求因,才能了却遗憾

我们也时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事情过去之前,心中苦涩万分、全是遗憾;事情过去之后,

仿佛登高山忘来路,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的视角回望当初的一桩桩一件件,又仿佛遗憾尽消。

当局者看到的事物面貌与旁观者看到的不一样,过去的我与今日的我看到的事物面貌也不一样。而且谁也不敢断定他窥到的就是事物的全貌。

这告诉我们,看事物的时间点和角度会影响我们对它的感受。那么要如何判定一件事会不会带来人生的遗憾呢?

要真正地了却遗憾,不是要在眼前每一件没有达成的事情上长久地继续下去,而是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回响”是什么,知“果”求“因”。

从盘根错节的因果之网里挑出通往自己想要的彼岸的那一段路。

唯有这样的“念念不忘”,才有长久继续下去的意义,才有对抗一时失意和质疑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