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狼》:华语动作片的巅峰,拍多少续集也无法被超越

如果要评价2000年以后华语动作片的巅峰,我觉得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不会有哪部电影能够超越《杀破狼》了,包括这个系列的续作。

《杀破狼》这部片大海看了无数遍,怎么也看不腻。虽然影片以打戏为主,实则文戏也很精彩,大部分故事都被压缩在一天之内,节奏紧张冲突不断,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

2005年,甄子丹与叶伟信、洪金宝等人感慨香港动作片的颓势,决定寻求突破,合作拍摄了这部《杀破狼》,并且请来刘德华题字支持。(海报上“杀破狼”三个字就是刘德华写的)

那时香港的动作片,一种是见招拆招的武打套路,一种是成龙式的功夫喜剧,观众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与此同时,托尼·贾为首的泰国功夫片以拳拳到肉的武打风格,迅速抢占了香港电影市场。

为了寻求突破,《杀破狼》率先在应用了综合格斗理念(包括散打、擒拿、跆拳道等),还独具匠心的设计了一些miss动作,增加了动作的真实性和实战型。

拍摄期间,甄子丹、洪金宝、吴京等演员全部挂彩。靠着这股狠劲,《杀破狼》开辟了香港动作片的一个全新领域,身为动作指导的甄子丹也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那一年,甄子丹42岁,吴京31岁。现在再想让他们拍出这种精彩的对打,恐怕是拍不出来了。(洪金宝当时已经50多岁,用了不少替身)

甄子丹后来拍了《叶问》系列,虽然可以“一个打十个”,但多是一群人把主角围在中间,然后一个一个送人头,其余的人就围在外面干比划。

在动作设计中,混战场面往往会出现群演围在外面无所事事的尴尬,所以一些经典的打戏都会把场景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演员越少越好。

作为一部动作片,《杀破狼》不仅贡献了精彩的打戏,也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角色。

例如甄子丹饰演的高级督察马军,最初大家只是觉得他很能打,一拳可以把嫌犯打成白痴。后来观众才知道他这个人粗中有细,一直对这件事自责不已,不仅每周都会陪那个被打成白痴的嫌犯打游戏,还会给他生活费。

扮演这个白痴嫌犯的,是洪金宝的儿子洪天明

还有吴京饰演的冷血杀手,他在片中总共就两句台词,第一次出场是在片头那场车祸杀人,连个正脸的镜头都没有,第二次出场就是虐杀张智尧饰演的阿乐,手段血腥残忍。

一般来说,成功的反派往往是带点神秘感的,观众不知道这个狠角色的来历,反而会对他留下深刻印象。

至于演技最为突出的,当属黄金绿叶廖启智饰演的华哥,他凭这个角色提名了金像奖的最佳男配。

在一场吃面的戏中,任达华饰演的督察忠哥说,自己被检查出了癌症。这时廖启智的面已经吃完,却还在用筷子夹盘中的残渣,给自己找事情做,来掩饰内心的波动。等到忠哥起身离开,他才突然爆发,把盘子砸碎。

演员表现悲痛有很多种方法,一种是大哭大喊、虚张声势,往往演的很卖力,但是没有投入情绪进去,观众也很容易出戏;另一种是像廖启智这样,用细节来渲染情绪,经过一个酝酿后突然爆发,让悲痛上升为悲愤,不仅吓了观众一跳,也体现了角色暴躁的性格。

在影片后半段,正邪双方的冲突集中在父亲节那天爆发,父亲节的特殊意义也丰满了各个角色。

洪金宝饰演的王宝是老来得子,这是他第一个父亲节,也是孩子的满月;夏韶声饰演的琛哥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女儿,却永远也无法知道女儿送了他什么礼物;廖启智饰演的华哥与父亲一直不和,在电话中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

琛哥与华哥都是突然被杀,留下了无尽遗憾,增强了影片的悲剧性。

陈总舵主你的功夫呢?

《杀破狼》的剧本以阴暗、悲剧和宿命论为基调,镜头和配乐也在竭力营造主人公的孤立感。

最明显的例子出现在警局的一幕,忠哥和手下伪造证物,将黑道大佬王宝收监。然而王宝的势力滔天,不仅在狱中使用手机,还公然威胁让忠哥和手下走不出警局。

此时导演透过铁栏给了忠哥等人一个镜头,在这个镜头中,被关押的仿佛不是王宝,而是这五名警察。

影片的配乐由陈光荣工作室旗下的冯曦妤制作,曲风阴郁诡谲,尤其是巷战那一段的哼唱充满了宗教感。这段哼唱后来也用于续作中,成为高潮来临的标志性音乐。

《杀破狼》为续作留下的遗产太多了,除了冯曦妤的配乐,甩棍VS匕首的经典巷战,黑暗风格的结局也影响深远。

当马军与王宝的最终对决结束后,诈死的王宝突然发难,将马军推下楼,却正好砸死自己的妻儿。这种因果报应、环环相扣的剧本设计,颇有银河映像的风格,这多半要归功于编剧之一的司徒锦源。

多年以后,叶伟信和郑保瑞分别以各自的风格拓展这个系列,想要打造一个“杀破狼宇宙”。不过这些续集的剧本还是少了点味道,打戏也用了更多的威亚、替身,恐怕难以超越最初的《杀破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