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園地】高血壓病醫案(一)

【讀者園地】高血壓病醫案(一)


男,40歲,發現血壓升高1年餘來診。患者於去年10月份發現血壓升高,每日傍晚左右血壓最高,舒張壓常高於100mmHg,最高一次舒張壓達到150mmHg,嚴重時頭稍有發脹。平時口服降壓藥控制血壓,控制效果不佳,至傍晚仍未見改善。今年多次出現手腳涼、打冷戰,後半夜出現較多。時有眼乾,飲少,近日來口乾,大便偏稀。入睡快,白天精神欠佳。平素易擔心緊張。舌淡紅,苔白偏厚,脈沉細澀。

主訴“手腳涼、打冷戰,後半夜出現較多”對應干支模型是午未(脾腎)不足,乙木(血管)無根,癸水(精血)無依,甲木(陽氣/腦)生髮失常,以致血壓升高。

依據干支大數據同類相應相通法理,遂以白朮、菟絲子應象午未以歸根乙木,核桃仁、杜仲應象亥水以生髮甲木,再稍佐桔梗、牛蒡子調和陰陽,應象於臟器升清降濁。

患者服藥一週後複診述,服藥三四天後血壓下降較多,口服的降壓藥已減半,但血壓仍未升高,至複診當日測血壓為136/82mmHg,遂撤掉全部口服降壓藥,再作善後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