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经验之谈:养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成为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年来,江西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众多贴心的优待政策,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正在成为现实。

不使桑榆愁向晚,长使银发享乐园。贴心高效的养老服务,不仅让江西省的老年人收获了稳稳的幸福,也让年轻人安心打拼,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建设更好的未来。

居家养老:吃饭在“家”里,看病在门口

“在这吃得好,住得好,村里的诊所就在身边,有什么小毛病都可以直接找医生,特别方便。”说起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花田村“颐养之家”的生活,82岁的牛兰英脸上笑开了花。

2017年3月,花田村颐养之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和爱心菜园一应俱全,村委还为入家老人安装了空调、彩电、冰箱等设施。

“颐养之家还开设了微信聊天室,安装了‘孝心千里眼’,以便让老人在外务工的子女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父母的饮食起居,同时还可以视频聊天。”村委干部告诉记者,老人们在颐养之家一起吃饭、聊天、看戏,就像一个大家庭,精神生活也有了寄托。

除了日常生活起居的贴心安排,村委在颐养之家斜对面不到10米的地方设立了“晓康诊所”,并出台《新余市晓康诊所再提升20条》,晓康诊所从功能区设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升级,为入家老人开展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服务。针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提供定时提醒服药的服务,同时还安装了应急网上呼叫系统,呼叫器按键装在老人的床前,主机则装在诊所观察室,村医24小时值班。

与花田村类似,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西镇桐林村立足村情,积极探索基层党建的新思路,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农村养老的工作中,对颐养之家采取“老人自主管理为主,村委帮扶指导为辅”的运营模式。为可持续长效运行,颐养之家采取了低龄老人与高龄失能老人结对互助、老人自主栽种时令蔬菜等措施,降低颐养之家的运营成本。

除了基本生活所需,桐林村颐养之家同样设立了晓康诊所,“我给颐养之家的36名老人都分别建立了健康档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身体状况我都很清楚,平时还会举办讲座,教他们一些健康养生知识。”晓康诊所的乡村医生廖永芳介绍道。

据悉,江西省推行“党建+颐养之家”工作,总的原则是坚持项目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一体化推进、社会化运作、惠民化目标的基层党建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统筹运用农村各种资源,在有需要的自然村建成颐养之家,为农村留守、独居及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娱乐休闲等服务,丰富农村老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为农村老人创造相互关照、相互帮助、消除孤独、快乐生活的环境。


时间银行:“存储”时间,“兑换”服务

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火神庙社区有一间“时间银行”,这个特殊的银行储存的不是钱,而是时间。

据了解,“时间银行”项目是让低龄老人通过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把服务时间存储起来,当自己步入高龄需要服务时,便可将原先储存好的服务时间通过服务平台进行“兑换”,让其他有服务能力的低龄老人为其提供服务。

59岁的冯华是火神庙社区的居民,也是 “时间银行”里最“富有”的储存户之一。目前,冯华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700多个小时。为居住在自己楼下的独居高龄老人龚桂香买菜做饭、梳洗换衣已经成为冯华的日常习惯,“退休后,我就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的队伍,能为高龄老人们提供服务让我很有成就感。”

冯华说,几乎每天,自己都可以在“时间银行”里存入服务时间,受自己的影响,13岁的小儿子也成为了“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在“时间银行”里拥有着自己的爱心“存折”。

火神庙社区主任陈金香介绍,目前,社区“时间银行”有志愿者56人,累计服务时长已超过10000小时。社区通过时间银行管理系统,结合时间银行存折,专人负责、专人登记,无论是志愿者的注册管理、老人们的需求信息,还是服务时间的存储支取,都能在网上体现,形成了便捷高效的网上银行。

此外,为了保障“时间银行”的服务质量,除了对志愿者实行入职培训和岗位培训,东湖区民政部门还为志愿服务双方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服务低质低效的志愿者,实行“冻结账户”等退出机制。

安宁疗护:让每个生命温暖谢幕

“在安宁病房,面对死亡,病人和家属极易产生焦虑。这时,做好对他们的安慰、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钟欢是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负责人,在护理的病人当中,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86岁的老人曾东(化名)。

曾东在一年前患上了肺癌,如今癌细胞扩散,只能做维持性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和疼痛的加剧,老人焦虑消极的情绪难以克制,常常拒绝吃饭和治疗。

在查房时,钟欢会变着法地逗老人开心,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谈心,以排解老人心中的疑虑和恐惧。

一段时间过后,老人终于走出了焦虑的阴霾,不再抵触治疗,食欲也好了起来。钟欢说:“努力让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过得舒服、有尊严,就是我们工作的成就感所在。”

65岁的丁丽荣是江西省肿瘤医院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每星期她都会专门来到安宁疗护中心,陪伴与自己结对子的病人刘姐。“我自己也是一个癌症病人,我和刘姐的经历相似,每次来看她,我都会跟她和她爱人分享自己抗癌的经验,希望能给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丁丽荣说,目前江西省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有67人,医院为大家建立了微信群,志愿者们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自己陪伴患者的护理心得和生活感悟。

据了解,南昌市从老年群体最需要的环节出发,以需求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创新了在养老机构内设医院或护理院的“养中有医”;医院里引进养老机构或开设老年病科的“医中有养”;公立福利院与公立医院合署办公的“医养一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居家巡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养签约”及敬老院附近建设乡村卫生院的“两院一体”的6种医养结合模式。

“取经”江西养老经验 扎实推进老龄健康工作

9月25——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蔡菲与国家民政部、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老龄协会等部委相关处室干部一行,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江晓斌,江西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肖守渊以及江西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广电局、省医保局等有关人员陪同下,就江西省老龄工作进行了调研。

在为期2天的调研中,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江西省新余市颐养之家、新余市人民医院、南昌市东湖区时间银行及江西省肿瘤医院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实地探访、听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等进一步了解江西省老龄工作现状。

江晓斌从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巩固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等七个方面汇报了“十三五”以来江西省老龄事业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同时,江西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广电局、省医保局的代表分别汇报了其所在部门老龄工作情况。

蔡菲对江西省老龄健康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安宁疗护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机制。

【随访助理】公众号:因为有爱,才会奉献,因为在乎,才会关注。这是我们最崇尚的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

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未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