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一个都不少!吉林大学最后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凯旋返吉


4月8日下午,由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13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吉林大学重症医疗队,圆满完成在湖北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返回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石玉钢,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张义,长白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库,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等有关单位领导,吉林大学副校长王玉柱、赵国庆,白求恩第一医院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等500余人参加欢迎仪式,迎接英雄凯旋。

14时,搭载医疗队的专机缓缓降落,早已等候在停机坪上的欢迎人群顿时沸腾起来!长白山机场用“过水门”的高规格欢迎仪式为医疗队接风洗尘;机场塔台通过机内广播向英雄的吉大人致敬,欢迎最美逆行者回家。

高昂激越的《歌唱祖国》旋律回荡在机场上空,热烈的欢迎仪式在停机坪上举行。舱门打开,医疗队队员们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下悬梯,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很多人流下激动的热泪。

仪式上,医疗队队长、白求恩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国悦汇报了医疗队的工作情况。“全体医疗队员发扬崇高的白求恩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不怕牺牲,今天,我们胜利回来啦!向吉林人民报到。”吕国悦激动地说。

石玉钢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向吉林大学重症医疗队为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表达崇高的敬意,并高度赞扬了医疗队在武汉期间的突出业绩和大无畏精神。他表示,医疗队的贡献荆楚大地不会忘记,吉林人民不会忘记,希望医疗队全体队员洗尽征尘再出发,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今天返程的白求恩第一医院重症医疗队,由该院20余个科室和护理平台的精锐骨干组成,平均年龄33岁,从投入疫情战斗开始便很快成为受援单位重症救治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2月7日抵达武汉后就立即进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整建制接管B栋10楼东区重症监护病房,并于3月27日胜利实现疗区患者清零。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统一安排,医疗队从3月29日开始,转战武汉肺科医院接管重症监护病房,成为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持续承担重症救治任务战斗至最后的队伍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后一支战斗在武汉疫情前线的医疗队。

在武汉的62天里,这支医疗队共救治了71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24人,重症患者47人,截止目前已康复出院50人。他们开展ECMO治疗3例,CRRT20例次,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16例,血液净化治疗4例,有创机械通气12例,成功拔除气管插管3例,无创呼吸机6例,成功开展床旁动脉血气分析1100例次,是吉林省救治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医疗队伍。

在疫情最为凶猛的时刻,受援医院医疗设备和医务力量已经严重饱和。为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2月11日、13日,白求恩第一医院将床旁超声、血气分析仪、ACT凝血检测、有创呼吸机、血滤机、ECMO等相关重要设备和医用物资从长春和上海星夜兼程送往武汉;补充心外、麻醉、超声4名相关科室专家紧急增援,在最短的时间内营造了专业的ICU救治环境。为精准施策、对症治疗,医院组建了由一线专家团组成的24小时在线微信工作群,随时会诊研讨患者治疗方案。投入使用视频语音监测系统,开发移动终端查房程序,发明多功能防护面屏、传染病专用听诊器、一次性插管用防喷溅隔离巾及咽拭子采集装置等诊疗设备,一项项创新性临床实践在医疗队的工作中迅速转化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福音。

随着这支医疗队的凯旋归来,吉林大学各批次共543名医疗队队员已全部完成支援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返回吉林,他们将在吉林省相关部门的安排下休整疗养一段时间,并陆续重返工作岗位。他们迎着风雪出征,待回家时已是最美人间四月天。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同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全体医疗队员以昂扬的抗疫斗志、崇高的奉献精神展现了吉林大学白医传人的责任与担当。

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吉林大学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