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河灣人家

下游電站修成,酉水河就把長潭淹成了河灣。當年長潭可是寶地,而對面的河灣山寨在半坡的叢林中,隱約可見。我們從老寨沿酉水河漂流到長潭,在這叫河灣的地方,看見水岸上有幾隻廢棄的舊船,也有正在做新船的人們。背景是河灣山寨,中間有幾抹桐籽花正開著,隔遠了,只看見白色的花。右邊的半島有一小山似的竹林,轉過小島,就進了長潭。

長潭水面成湖,一岸成山,一岸則是許多古樹和長卷的竹林,臨水一側,船隻星星點點,鋪滿了半個河面,更多的船靠近古樹底下的碼頭上,一地橫七豎八,很有精神。竹林的另一邊,村落就沿著竹林向下遊延伸。不聽話的炊煙離開屋頂,穿過密集的竹林,去水面上偷情似地看人家打魚,聽船人吆喝。

當年的擺手堂就在寨子中間,左右緊緊臨了人家。擺手堂壩子邊的石柱上,屋角的飛簷上,門洞的石楞上,處處有精美的雕刻,主題都與魚有關,與水有關,當然,更與村莊宏大的祭祀,與族人悠揚的擺手有關。村莊的人家,板壁上到處掛著魚網,白色的,下面是綠線系滿了灰色的鐵錐兒。板壁當然是久經煙火或者久經風雨的黑色。一寨過去,才知道他們隔水是這樣的近,幾十戶人家,十來處碼頭,從灶屋門口,透過幾根亮腳的竹林,就能看見光波搖搖的水面。從壩子下自家的碼頭,不過十來步鋪滿竹葉的光滑石梯。雖說滿河是船,但自家那隻就在腳邊靠著,解開拴船的索子,轉身一撐篙,混在炊煙裡,水霧下面,穿行在水面百船中間,就搞不清誰是誰家的主人,要等河岸上女主人簡單的呼喊,煙霧裡一聲應答。這時,網已收完,飯已熟了。

現在這棟複製的擺手堂,裡面已經成了土家民俗文化的展覽館,除了神龕,部分窗雕和殘斷的石碑是舊物。很多東西是添加的與土家文化有關的物件。白孝長是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一邊給我介紹祠堂,一邊給我講故事。

擺手堂本是彭氏宗祠,白家的祠堂在恐虎溪那邊的山上,這河灣兩岸,不,應該是這酉水河兩岸,主要居住著彭、田、白三姓,他們千年前從遙遠的東方遷移到這美麗的酉水河兩岸,世代更迭,以打魚和耕作為計,繁衍到今天,有了他們自己的歌謠和舞蹈,有了他們自己的織錦和雕刻,有了他們自己的民風和規矩,這酉水河沿岸就成了土家文化的搖籃,土家擺手舞的發祥地。今天,依然化石般閃爍著土家文化的光輝。河灣當是土家族居住的典型村落。

白孝長的第一條船,是他自己十幾歲時用一根碩大的茨木挖制的一條獨木船。這支木船陪他往返長潭到後溪讀完了初中和高中。一心玩水的他,讀書不用心,註定他離不開山寨,只能與水、與魚、與酉水河打一輩子交道。說起這些,白孝長一改先前沉默不語的樣子,變得快樂起來,天真得像回到了童年。

河灣有百多戶人家,600多人口,基本上在酉水河上往來,上到老寨,下到常德,都有河灣人的身影。

白孝長在酉水河打過最大的魚是五十三斤,在蓬船上住得最長的一次是往返保靖的半個月,邊打魚邊上河岸的集鎮賣魚。他一生幫村莊的人們共做過十三條新船,他當過最大的"官"是長潭村計生專幹。他告訴我,長潭當年有兩個很大的碾房,桐籽樹沒有毀的時候,就是這四月,酉水河兩岸漫山遍野開滿了桐花。秋天,各家的屋角堆積成山的桐籽,村民圍著要剝十多天。碾桐籽米的大碾槽和大石圓碾現在因修電站已沉入江底,一套榨木已被村民劈做柴塊燒掉了。

當年河灣人在酉水河上東奔西走就兩件事,要麼往下游常德販賣山貨,主要是桐油,要麼沿途打魚賣魚。張萬新的小說《馬口魚》寫得雖然有點誇張,但在酉水河上,類似的故事不止他這一件。白孝長是捕魚的高手,各種撈法他說起來如數家珍。他更是吃魚的行家,在他眼裡,酉水河豆腐魚,只有他做得地道,豆子泡到什麼時候,一瓢往磨眼中添多少,豆腐做多嫩,什麼魚配搭…全套理論在肚子裡,像抽絲一樣從嘴巴里吐出來,弄得我口水直流,差點忘了照相這本職把戲,我甚至懷疑自己每次到白小雙家吃的是不是做得最好的酉水河豆腐魚。

酉酬電站和石堤電站的修建,兩頭兩尾切斷了河灣人水上活動的範圍,而且高峽平湖之後,改變了長潭村落和河灣山寨相對的命運。昔日遙遠的山寨成了自然臨水最近的人家,而長潭一寨就被迫退岸上移,房子是移了,包括擺手堂,但遠古的竹林呢,那炊煙籠罩的古樹呢,全沉入了江底,還有那石級古道和那圓圓的大石碾子,而且好像長潭這個名稱都搞丟了一般,現在統一叫河灣山寨。我站在擺手堂前的壩子上,茫然地望著新的水面,懷想著舊時的長潭……

陽光一逗留,就把詩句刻在了河灣的臂膀上,讓人閱讀這如水的年華

曾經捕魚的籠子,而今裝滿了傳說

一個民族的過往,被藍天白雲一包裹,就成了一部史詩

酉水河的漁家,風裡來,雨裡去,吃住在船上,河谷裡總是有許多美好的和不熄滅的光斑

這些村莊,雖然經歷了一千年的浸泡,白雲也含情地往返,就是改變不了黑瓦的顏色和藍天的倒影

這斷裂的殘碑,卻有不散的靈魂

每年的端午,他們會用米粒追憶先賢

這蝦網裝著河灣悠長的歲月,一頭在岸上,一頭在水中

村莊的眼神,水鄉的記憶

村莊在綠水浸泡中沉沉睡去,又在薄霧的撫摸中興奮地醒來

母親和孩子,是每個村莊最精美的主題

村莊抱著漁船做夢,漁船在微笑,黑瓦在呼嚕

在記憶的遠景裡,在暖春的故事中,木梯不能是這樣的姿勢

擺手舞凝固成歷史,時間就開始燃燒

記憶的酉水河

酉陽“戰疫英雄”冉俊懷平安歸來啦!(附獨家專訪視頻)

91天,優良率100%!為酉陽自豪!

【關注】疫情形勢好轉,酉陽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