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读 欣 宾 的 画

董欣宾 《赏心图》


董欣宾

董欣宾 (1939年--2002年),1945年拜无锡书法家张云耕为师学习书法,1953年拜名家秦古柳为师学习传统中国画,1979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刘海粟院长的山水画研究生。1982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艺术创作,并任理论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文化部对外艺术展览中心艺术顾问。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江苏省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国家级、世界级大型艺术展览。

也 读 欣 宾 的 画

阿 迪


董欣宾是个大画家,而且业界人士口头上习惯称之“中国画大师”。而我则认为他既是一位奇才,也是一位狂士,以致于饱受争议,而且争议已影响了他应有的画坛地位,这对于这位历尽沧桑而又多才多艺的江南才子,并没有随他华年早逝而盖棺论定。呜呼!不能改变现实的世界,又不愿适应这个世界,那么,他只能生活在他的笔墨世界里,他创造了一个水墨的桃花源,那便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欣宾的画,大多数人都很喜欢,随口便说:“那线条,那水墨,好啊。”你若问好在哪里,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里面有不少还是“画家”呢?!读欣宾的画,不了解他的人生足迹及他的人文情怀,是读不懂他的画的。但今天我这里却不谈他的过去,只是隔靴搔痒,就画论画。


欣宾的画,第一眼就是气韵生动,第二眼就是骨法用笔,再看就是传移模写、随类赋彩·······,谢赫的《六法论》谁不懂啊?对啊,欣宾玩的就是这个,他玩到了常人玩不了的地步,这就是董欣宾。他的中锋长线,如锥画沙,亦如春蚕吐丝,力道、拿捏,那是一个字,叫“度”。他的水墨点泼,如云烟滴翠,亦如真水生香,一笔下去,至少四五个层次,那也是一个字,叫“绝”。在当代金陵画派里,山水方面,傅抱石创立“抱石皴”,董欣宾创建“欣宾线”;泼彩方面,刘海粟是“热泼彩”,董欣宾是“冷泼彩”;人物方面,高马得画戏,董欣宾戏画;花鸟方面,陈大羽善用齐派画法,董欣宾擅用吴门秘笈;书法方面,林散之写字,董欣宾画字,但都得一“韵”字,殊途同归,为艺之道也。


读欣宾的画,需要把他的画人格化才能读懂。他的线是他的生命、他的性格和他的情绪,也是他的爱憎、他的素养和他的境界。他的墨是他的血液、他的色相和他的甘苦,也是他的哲学、他的情感和他的心境。


如果你要纠结于他的线条是什么技法,他的水墨是如何的运用,那么,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读懂他,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位天才画家,他要呈现给你的是:东方神韵和东方精神,特别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董欣宾和傅抱石一样,都是正值盛年而早逝,这对于杰出的艺术家来说是个巨大的遗憾,他们的艺术成就本应更高,更强,却又不得不戛然而止,这对于热爱他们和他们艺术的人是心痛的缺憾,也正是这种缺憾,人们更加钟情于他们的艺术。


这篇短文是应鉴赏家松云铭先生和热心读者之约而写的,仓促闲话,不成文笔,还请海涵。 阿迪又记。


董欣宾 《春牛图》


董欣宾 《水墨山水》


董欣宾 《寒玉图》


董欣宾 《梅花顽石图》


董欣宾 《水墨人物》


董欣宾 《岁寒三友图》


董欣宾 《水墨梅花局部》


董欣宾 《唐人诗意图》


董欣宾 《湖风月夜图》


董欣宾 《书法》


董欣宾 《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