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高管性侵养女事件,迁出隐藏的“送养”群体,婴儿售价10万起

鲍某养女事件曝光之后,相信很多网友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做母亲的为啥要将女儿“送”给一个陌生男人去养?同时,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事件中的一个词汇:“送养”,注意,不是“收养”。报道中鲍毓明说想收养个孩子,他却输入了“送养”这个关键词,其中的奥妙到底是什么呢?

近日,有媒体找到了答案:一个隐藏多年的群体浮出水面——民间送养者。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未婚妈妈;其中也包括“重男轻女”的家庭、无力或不想抚养小孩的男人,以及离异、丧偶以和经济困难的家庭等等。

但绝大部分送养者都是未婚妈妈,这些人多数被男方抛弃,生下孩子后又无力或不想独自抚养,于是,就选择通过中介,“送”给领养家庭。“中介”就会通过QQ群来帮“送养”者寻找客户。

虽然写着“送养”,但却需要补偿,补偿额定为“高、中、低”三个档位,这些钱交给孩子妈妈作为补偿,其中也有一些中介费用。据知情人士说:就算是低补,也需要10万元起。也就是说,那些收养小孩的家庭,都不是普通家庭。所以,有些人就打起了“送养”的主意,其中一些年轻女士,专门为此生“二胎三胎”,等孩子出生后带价“送养”,来谋取暴利。

同时,在“送养”的群体藏有不少“人贩子”,如果管理员能及时发现,会及早清除,反之,也会让人贩子有机可乘。

那么,是什么让“送养”在民间形成了一个隐藏多年的黑色链条呢?笔者认为这两部分群体占的比重颇大。

其一:未婚妈妈群体

这些女孩子大多数因原生家庭的素质教育以及性教育缺失,导致对婚姻和爱情的认识不够明朗,她们中有的是自愿的,也有的是被欺骗的,一旦误入歧途,又都承受不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世俗的影响,所以选择将孩子送人,暂时逃离这段“黑历史”。

现今,未婚妈妈的群体呈现增长趋势,那些不负责任的男人也被推向风口浪尖。

因此,家庭和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尤其是家长朋友们,应及早教导孩子正确的认识恋爱和婚姻。同时也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健康且合适的约会方式;比如18岁以上男孩女孩交往初期,应选择群体约会,而不是单独约会。教会他们在群体中去了解观察对方,看ta是否是你想要或者认定的那个人,而后再慢慢转向单独约会。单独约会的地点应该选在一些开放的空间,比如公园、书店、咖啡馆等,而不是个人的私密住所。

其二:严苛的收养手续

根据我国的《收养法》要求;收养人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单身男性要与被收养人年龄差距40周岁以上,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的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三十周岁等等。

可现实生活中,想收养孩子却不能同时满足条件的家庭居多,其中有不能生育、不想生育、失独家庭等等,这些人要想达到收养目的,于是就选择了民间“送养”。建议国家在收养法律法规上适当放宽条件,能满足大多数收养家庭的诉求,同时也可以让这些黑链条无处生存。

所谓的“送养”其实就是“私自收养”,是不合法律法规的收养方式,披着“悲情”的外衣,做着买卖婴儿的黑色交易;同样侵害了儿童的人身权利,包括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受教育权等等,假如因违规的“送养”行为导致的性侵、虐待、遗弃等恶性事件,送养者同样要负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