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关键时刻警惕“虚假供给” 莫让“汉芯”再上演

❤“汉芯一号”事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此申请数十个项目骗取了巨额研发资金。被举报后,国家2006年成立调查组,定义为造假事件。

❤事件堪称“皇帝的新装”,国人非常期待芯片突破,一个归国留学人才的谎言和造假行为,让之后的芯片研究进入停滞状态。而今在美国的打压下,我国芯片发展进入了必须突破的节点,而同时也失去了良好的战略时期。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球竞争和疫情催化,加剧中美两个大国的竞争。各个领域,特别在高科技领域双方到了关键时候。除半导体芯片外,还有光刻机,操作系统,医疗药物,高端精密机床,工业机器人,超高精度仪器。我国在互(物)联网,量子技术,人工核聚变,5G通讯,规模工程等领域保持优势。

造假的原因是多重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太急切了。

科学需要务实精神,我们越渴望就要更加保持务实态度。莫让“虚假供给”打乱复兴的步伐。


汉芯一号


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