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一夜!产油国“停战”,小萨勒曼的“权游”

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得到阶段性缓和。据俄罗斯《观点报》9日报道,欧佩克消息人士称,在当天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已同意大幅减少石油产量。



“沙特大买欧洲石油股,意图拉抬油价。”美国《华尔街日报》此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最近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挪威Equinor ASA、荷兰皇家壳牌、法国道达尔及意大利埃尼等公司的股份,累计购入约10亿美元。报道认为,沙特发动“石油价格战”后又大笔抄底各欧洲国家石油股票的反转举动,意味着石油战可能以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而结束。


OPEC+会议闹出大乌龙!油价上演暴涨暴跌一幕

在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之后,OPEC+产油国紧急会议周四终于宣布达成全新减产协议草案。

这场被描述为“拯救油价唯一希望”的OPEC+产油国线上视频会议在周四收盘后宣布,各产油国达成一致,自2020年5月1日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首轮减产,减产额度为1000万桶/日;自20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22年4月。

至于OPEC+部分重要成员国的减产份额,OPEC+减产协议草案中作出了详细说明:俄罗斯和沙特将于5-6月各减产250万桶/日;伊拉克将于5-6月减产106万桶/日;阿联酋将于5-6月减产72万桶/日;科威特将于5-6月减产64万桶/日;哈萨克斯坦和尼日利亚将于5-6月各减产约40万桶/日。

其实,这部分协议内容已经在收盘前几个小时,由OPEC内部人员陆续透露给了媒体。

最初,路透社援引两名信源说每天减产幅度最高可达2000万桶。因此,这个数字引发了油价大涨,美国WTI的涨幅一度飙升了12%。本来此前市场的预期就在每天减少1000万到1500万桶的区间,现在市场预期一下被调动到了预期的高位。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情况是,彭博社又援引OPEC组织代表说,第一轮的减产幅度只有每天1000万桶,立刻,油价迅速跳水。截至收盘时,WTI跌幅9.29%,报收22.76美元每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4.14%,报收31.48美元每桶。

这样的信息前后差距说明:第一,本次谈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说明OPEC各国以及俄罗斯在内的其他产油国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第二,市场依然对于这样的减产幅度是否会有效,打了一个问号。


由于减产不及预期,美、布两油迅速抹平早前涨幅,并双双转跌,美国能源股也全线走低。


美油盘中最高涨幅达12%,截至收盘,大跌7.57%,布油也跌了2.47%。


这样的信息前后差距说明:


第一,本次谈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说明欧佩克各国以及俄罗斯在内的其他产油国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


第二,市场依然对于这样的减产幅度是否会有效,打了一个问号。


有分析师评论说,1000万桶是稳定目前局面的最低要求。另外

一位分析师在欧佩克官方宣布之后表示,尽管在供需上,1000万桶每天的减产会在短期内帮助平衡供应过量的现状,但对于市场来说,这仍然是让人失望的,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需求疲软,使得供求基本面完全失衡。


简单来说,“欧佩克+”今天的会议只给出了60分的及格线,而市场将关注周五举行的20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看看是否能在全球合作上进一步提振油价。

欧佩克衰减的控制力


实际上,自从欧佩克成立近60年来,其最重要武器,就是通过增减产的方式控制原油市场:增产降低油价,打击新兴非欧佩克产油国和化石能源替代产业;减产提高油价,保护本国原油资源的同时保证财政收入。


坐拥全球最廉价也是最丰富的石油资源,沙特领导下的欧佩克,在增减产的游戏里进退自如,无往不利。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2014年,崛起的美国页岩油让沙特感受到了危机,于是掀起了一轮疯狂的增产活动以打击页岩油产业;这一行动也顺便打击了沙特在原油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卢布在当年彻底崩盘,俄罗斯进入了至暗时刻,迫使本就遭受制裁的俄罗斯加速了转向亚洲的战略,中俄之间长期以来难产的各项能源协议在此期间接连落实,双方关系进入了“蜜月期”。


风头正劲的欧佩克没有想到,这次增产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后果,本就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国际油价从2014年高点150余美元/桶一路狂泻至2016年1月28美元/桶,所有产油国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2016年底,迫于财政和外交压力的沙特与俄罗斯握手言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达成了17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揭开了本轮减产的序幕。

从实施效果看,这毫无疑问是双方最为成功的一次合作,减产联盟也成为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影响力量:国际油价在2017、2018、2019年的均价分别上涨至54.74、71.69和64.16美元/桶。


但在国际油价的持续回暖中,沙特一直承担了最多的减产配额,是最大的牺牲者,可油价回升的最大受益者,却是得到了中国大规模原油进口支撑的俄罗斯,和肆意扩张页岩油产能的美国,此消彼长之下,沙特(欧佩克)与俄罗斯、美国之间的产量差距被抹平。


在实力对比的变化之下,甚至欧佩克成员国之间也产生了不可弥合的矛盾,卡塔尔、厄瓜多尔接连退出这一组织;被美国制裁的伊朗、委内瑞拉屡屡与沙特在减产方面产生分歧,欧佩克对于国际原油市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控制力。


沙特由守转攻


从“兄终弟及”到“子承父业”,沙特改变的不仅是权力更迭上的秩序,这个在石油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正在重塑他们的强硬格局。


长达三年的连续减产期间,沙特实际上采取的更多是防守策略: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减产份额,三年期间的平均减产率高达146%,这导致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俄罗斯,还让美国页岩油得有了喘息之机。


在沙特王子阿卜杜勒·阿齐兹担任石油部长后,他决定重新树立沙特在石油领域的权威。阿卜杜勒王子更注重公平地分担责任,强调各成员国要更严格地遵守减产协议。也是因此,在这次减产协议的会议过程中,咄咄逼人步步抬价向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压力,不再容忍后者在减产过程中,表面一套实际一套的虚假游戏。


也因此,就在减产协议宣布流产后不到24个小时,沙特的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就宣布了规模宏大的降价促销和产量扩张计划,大幅度削减其出口向亚太、欧洲和美国的原油价格,并承诺在4月份将产能扩张至1300万桶/日,再度冲击全球原油生产第一国。


这背后代表着沙特在石油市场上采取的根本策略的转变,从“低产量*高价格”转向“高产量*低价格”;短时间推出降价和增产计划,并摆出强硬态度拒绝再度协商的姿态,也让外界很难相信减产协议的流产是一个“意外”,更像是沙特预谋已久的一场豪赌。


而沙特参与这场赌局的底气,来自于丰富的储量和极低的开采成本。


据沙特阿美招股说明书,2018年,公司平均开采成本和上游资本支出分别为2.8美元/桶、4.7美元/桶,两者之和也仅7.5美元/桶。这种优势是俄罗斯和美国不具备的,依据公开数据俄罗斯的石油开采全成本约25美元/桶,远高于沙特。


沙特阿美招股书中也披露,截至2018年底,沙特阿美拥有资源储量为2569亿桶油当量;其中探明液体储量2268亿桶油当量。沙特阿美的现有富余产能已有230万桶/日,且根据其表态,其富余产能可提升至330万桶/日;而根据俄罗斯的表态,其富余产能仅有约50万桶/日,这也意味着一旦价格战正式开打,沙特能在短时间内向客户提供应有尽有的低价石油。


沙特过去奉行的策略已经被证明是失败,新策略指导下的原油价格战能否让最终得以和解的关键,握在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小萨勒曼)的手中。

俄罗斯的如意算盘


可以说,俄罗斯在这一轮会谈开始,就已经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回溯至2014年,被沙特肆意增产而严重打击的俄罗斯,开始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陡然加速:2014年开始一直到2018年,俄罗斯超越沙特,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第一大国。


在抓住了中国这个连续数年原油进口量保持两位数增幅的大客户,再加上俄罗斯为了摆脱对石油依赖的各种努力,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让俄罗斯最终拥有了在原油市场上进退自如的底气。


从结果来看,石油出口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70%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50%,而欧佩克国家则均在80%以上。过去三年,俄罗斯对减产协议一直保持平均62%的执行率,名义上减产实际上增产,其能源出口量也从2016年的2.53亿吨增至2018年的2.68亿吨。


这让俄罗斯拥有了更加充裕的财政盈余和外汇储备,当前可动用的国家财富基金高到1500亿美元,积累外汇储备更是高到5630亿美元,俄能源部长诺瓦克就表示,即便油价在25-30美元/桶,也能维持其宏观经济保持长期稳定。


同时,和沙特相比,俄罗斯的处境也是好了不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9年沙特的财政赤字为-476亿美元,为连续第六年出现财政赤字;俄罗斯财政盈余153亿美元,为第二年实现财政盈余;财政预算平衡油价仅为42美元/桶,比沙特整整低了40美元/桶。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和沙特的分道扬镳是必然的:在俄方的如意算盘里,保持50-60美元/桶的油价是其政策首选,即便需求因新冠疫情降低也没必要减产;就算出现了价格战这样的最坏情况,也有充分的资金和政策空间闪转腾挪。


同时,

在俄罗斯的谋划中,美国页岩油一直是一个需要打压的对象,摆出强硬的姿态退出减产协议引发价格战,还能借势打击美国页岩油,在未来可能的和沙特甚至美国的谈判中,增加自己的筹码。

普京 资料图


小萨勒曼的“权游”


小萨勒曼是现任沙特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儿子,今年年仅35岁,2017年6月,老萨勒曼终结了沙特建国以来坚持的“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罢黜前任王储纳伊夫,改由“父死子继”,册封小萨勒曼为王储。


在世人眼中,他的作风强硬,性格“冲动”且“任性”。


上任伊始,他的雷霆手腕就震惊了世界:2017年11月4日,有11名王子,38名现任或前任沙特大臣被“请到”了沙特的一个五星级酒店,其中包括素有中东首富之称的阿勒瓦利德王子。这次行动波及数百名王室和沙特显贵,最后是“交钱走人”。


今年3月6日,小萨勒曼动用皇家卫队以又以迅雷之势逮捕了其亲叔叔艾哈迈德亲王、堂兄弟纳伊夫亲王(前王储)、纳瓦夫亲王这三位王室权贵及其追随者,这被认为是为他的登基扫除障碍之举。


经济方面,小萨勒曼于2017年推出了规模宏大的“2030愿景”计划,希望重塑沙特阿拉伯的经济体系,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为沙特确立“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心脏、全球性投资强国、亚欧非的枢纽”三大愿景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沙特必须通过石油来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


“雷霆手腕”也从政治延伸到了石油:任命阿卜杜勒·阿齐兹王子担任石油部长,打破了沙特王室外成员担任石油部长的传统,也一改前任部长法利赫的风格,通过大幅削减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一反常态对特朗普停止价格战的要求置若罔闻,并强硬表示和俄罗斯之间没有和解的可能。


价格战的大棒挥向俄罗斯、美国甚至伊朗的同时,也伤害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全部产油国。


尽管自2016年以来,沙特大幅延长石油产业链、增加炼化、新能源等方面的投资,但是,严重依赖原油出口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国内财政赤字已连续六年,去年为-476亿美元;此外,沙特阿美上市筹划了三年之多,不仅没有在国外找到合适的上市地点,即便在本国发行之后,股价也是一路下跌,在这一周跌破了发行价。


强硬的措施也让欧佩克内部,那些对石油出口依赖度高的中小国家叫苦不迭。尼日利亚能源部长无奈表示,价格战对本国原油出口伤害极大,3-4月70%的原油没有找到买家;伊拉克能源部人士则表示,在当前供大于求的状态下,增产只会导致油价步步走低,打击所有产油国,并严重伤害全球经济。


但截至目前,达成了短暂的协议,围绕沙特、俄罗斯和美国三方的赌局,萨勒曼手中能够撬动另外两家的筹码,也只有价格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