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秘书头条2020.4.23


舆情秘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化精准筛选最热资讯:

【教育资讯】

1.将劳动教育纳入校长培训“必修课”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校长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少数”,在学校劳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将劳动教育纳入校长培训课程势在必行。本文从《意见》与“校长专业标准”融合角度,分析劳动教育纳入校长培训的基本理念、专业要求和实施建议。(中国教育报)

2.教育部考试中心:取消5月托福、雅思、GRE等海外考试

经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决定对2020年部分教育考试招生安排做相关调整。全省各地中考统一安排在6月26日至27日,取消2020年中考体育测试,体育分不计入中考总分。高考统考和选考科目考试安排在7月7日至10日举行。学考安排在7月17日至19日。体育类特招生和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测试安排在5月17日。体育术科测试安排在5月29日至31日。(中国教育报)

3.浙江117所学校推广作揖礼引热议 专家:必须坚持下去

近日,浙江衢州衢江区117所学校推广作揖礼引发热议。4月21日,衢江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吴明杨回应,作揖礼一方面是为避免疫情期间师生近距离接触,另一方面是助推传统文化和“衢州有礼”品牌打造。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主任邓立光则表示“必须坚持下去”。(新浪网)

4.武汉给民办教育机构发放补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全面停止了线下教育活动,绝大部分民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等基本失去收入来源。为帮助民办教育机构渡过难关,21日,武汉市教育局等部门出台措施,给予民办教育机构疫情防控专项补贴、减免房屋租金、缓交税款等多项扶持。(人民网)

【时政资讯】

1.助力“新基建”提速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需“错位发展”防泡沫

“新基建”是近期热词之一。国家发改委近日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中国新闻网)

2.4月25日起全国分两批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

为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提升“互联网+交管服务”水平,公安部在16个城市试点基础上,决定全国分两批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电子证照服务。(中国新闻网)

3.哈尔滨:九条管控办法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连日来,哈尔滨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第一位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靶向实施防输入、守住门、管好人、禁聚集等九条管控办法,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势头。(中国新闻网)

4.重磅新政接连落地 金融力挺外贸基本盘

近来,金融加力稳外贸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从国常会明确部署对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到央行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精准滴灌,从银保监会鼓励银行建立外贸授信“绿色通道”,到外汇局多举措促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连发为外贸企业融资送出“礼包”。(新华网)

5.三部门支持重点群体创业 个人最高贷20万

财政部、人社部、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人群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允许合理展期,降低贷款利率水平,从六方面增加了对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的支持。一是扩大支持人群范围。二是降低小微企业进入“门槛”。三是提高贷款额度。将个人最高贷款额度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合伙创业人数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符合条件个人贷款总额度的10%。四是延长贷款期限。五是缩短审批时间。六是取消反担保要求。(人民网)

6.上海临港新片区规划5年内实现5G全覆盖

海市通信管理局临港新片区办事处20日正式揭牌运行。同时,《临港新片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2025)》发布。规划紧密围绕临港新片区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提出要建设“两个枢纽”:亚太信息通信枢纽港、长三角新型基础设施区域连接枢纽。主要目标为实现各类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通信基础设施再部署,全面构建5G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底座,赋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人民日报)

编++智能组稿,最新资讯“一网打尽”,一键生成摘要,快速出稿。想体验更多智慧星光产品,点击了解更多即可申请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