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十亿的十大烂片,事实证明票房高不一定就是好片

1.《后来的我们》票房 13.5亿

张一白的监制,果然有烂片趋势。但是全靠两位演员演技撑住了。剧情太矫情了,如果奶茶的师父张艾嘉接住了大陆的地气,那奶茶可能是女性鸡汤公众号里的10W+文章里认识的大陆。太作,太矫情,太不接地气。但是鼓励一下,及格吧!


2.《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票房 12亿

色调问题很严重,人物环境脱离。人设毫无存在感,白骨精转来转去换衣服是神马意思,郭富城的孙悟空空洞无趣,动作场面全无亮点,最后的骷髅造型真是蠢爆了。还有,这个西游系列一直有独特的脑短路,第一部是被骗闹天宫,第二部是拼死度白骨精。


3.《港囧》票房 16.2亿

如果说徐峥想致敬一把港片情怀,那他失败了,同时这一堆港片元素也让片子变得有点惺惺作态,其实他骨子里做的还是将【泰囧】又复制了一遍,连包贝尔都在饰演王宝强,但最终呈现的大多都是各种做戏,假到最后剩下的都是各种俗套的桥段。前10分钟不错,借鉴了【飞屋环游记】,剩下的就是那个吻。


4.《澳门风云3》 票房 11.16亿

贺岁档不知不觉已经变成某些黑心的电影商人圈钱的大好时机。凭借着自己在电影圈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得以邀请来一票老中青大牌明星“装疯卖傻”。剧情不再重要,美感也不再重要,操守也不再重要,观众要么感觉尴尬,要么就会觉得被侮辱。


5.《捉妖记2》票房 22.19亿

《捉妖记2》:卖萌解决不了硬伤问题。用胡巴吐口水通灵来强行将两条故事线并到一起,牵强地想捂脸;用胸口碎大石和四川口音来充当笑点,这剧本的干货得贫瘠到什么程度;而后半部分其实没有梁朝伟什么事了,还非得跟着凑热闹。还是那句话:少点俗不可耐的套路行吗?不过特效在国产片里还算上乘啦。


6.《小时代》系列 票房 17.69亿

导演真的非常注重细节,其实《小时代》是一个庞大的故事,无论哪方面都是庞大的,缩放到四部电影之中显得有些冲忙,当然原著里很多情节也不可能拍出来,但郭导真的是天才,柯震东的剪辑就很聪明,可惜也因为这个画面感就扣分了 还有化妆·布景·以及最后的黑屏和重拍的长镜头 那技术含量绝对值票价了


7.《盗墓笔记》票房 10.04亿

全程尴尬大特写,无论从鹿晗的演技还是马思纯的配音无不如是,烂特效把棚拍实景都虚化,强扭的硬广雷人的台词和摸不着头脑的妆化服装,片子拆开各方面看都是一矛盾结合体,看到最后你才知道,这根本不是盗墓行为,这是集体作死寻刺激的打怪游戏,魔幻化的故事已经失去其原来探险的本质意义,编剧在搞毛


8.《前任3:再见前任》票房 19.42亿

为什么不能评零分!这部刷新我看过的烂片底线。女主整容脸,从头丧到尾,主角团演技尬到炸,女三看着有四十了居然装萝莉。笑点生硬,剧情让人昏昏欲睡,居然还能扯到两个小时,观众如坐针毡,第一次看电影这么多人中途离场的。


9.《煎饼侠》票房 11.51亿

这几年出现一大堆又当导演又当编剧又想立牌坊的人。术业有专攻,连个故事都讲不好也敢来凑热闹。为无厘头而无厘头的段子网络剧,全片东北味还要扯情怀!即使明星扎堆,更是遗憾,一星都不想多给他们。在我看来这不是自嘲而是把观众拉到同等位置进行贬低罢了。或许我笑点过高,笑不出来的喜剧就是烂片。


10.《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票房 10.46亿

特效仍是金碧辉煌的暴发户审美,却始终无法解决真人与特效背景结合的问题。特效仍是游戏味,细节各种对付。故事本身更是一塌糊涂,情节一路赶,人物都像得了幼稚病,说话做事都傻傻的。孙悟空是顽劣,但不傻啊。这里完全成为一个被愚弄与摆布的蠢猴,毫无性格亮点。非常失败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