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人武部:把握“12字”要义 打好民兵整组组合拳

今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人武部牢牢把住“政治合格、队伍巩固、素质优良、装备配套、制度健全”的民兵组织整顿标准,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创新方法,瞄准关键发力,围绕“摸清选准配齐编实建强用好”,让民兵整组工作提质增效。

到辖区翔为通航公司实地调研

——摸清

人员不清,编兵不准;情况不明,编兵不实。芦淞区人武部主要从四个方面,抓细民兵整组潜力统计调查。一是利用国防动员潜力信息系统,二是积极与区统计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公安分局等对接,三是实地走访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行业系统和新社会组织等,四是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手段,全面摸清底数。做到靶向发力,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选准

民兵整组工作要整出活力、组建到位,关键就在编组这个首要关口。芦淞区人武部严把三道关,守住人员“入口关”:一是出台相应体检标准,和辖区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等体系医院合作,严把体检关;二是深入街道、镇村、企事业单位,考察人员素质,严把思想关;三是协调公安部门,掌握长年在位的适龄公民信息,严把政治关。切实把政治思想强、现实表现好、专业能力硬的人员编入民兵队伍,做到重点发力,确保纯洁可靠。

召开民兵整组部署会

——配齐

芦淞区人武部根据上级分配的整组任务,尤其是今年专业力量、特殊力量队伍有较大变化的实际,调整出入队人员,重点抓好党员、退伍军人、新质力量比例达标和专业岗位人员的选配,把人员配齐;除通过上级配发的制式武器装备、区委区政府购置的应急专用装备器材、利用编兵单位预征预储军民通用装备器材外,区人武部在辖区内利用航空城产业较多的实际,协调邻近企业共同预储解决,把装备配齐;在各基干民兵队伍中预建党的组织,民兵连预建党支部,民兵排预建党小组,民兵班必须有党员,把组织配齐;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专门腾出地方保障基层武装部办公需要,按照省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基层人民武装部、村级民兵营(连)建设的意见》,完善硬件建设和软件资料,把阵地配齐。做到协同发力,确保人员到位、装备配套、组织健全、阵地达标。

——编实

编兵就要编出战斗力。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将应急类队伍作为编组重点,依托应急、林业、公安、国土、水利等部门以及湘江义务救援协会等新社会组织,在中心城区编组由抗洪抢险、反恐维稳、应急救援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综合性民兵应急连;将专业分队作为编组难点,依托交通、教育、科工信、卫健、气象等行业系统对口编组交通巡线分队、向导翻译分队、气象保障分队和医疗救护分队,依托供电、水利、公路等单位编组工程机械维修分队,并在通用航空城工业园区编组直升机侦察救援分队和无人机侦察分队等,使所建分队与任务对接、与潜力一致、与专业相结合。将特殊力量队伍作为编组突破点,依托网监、移动、电信、网络信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组网络舆情监控分队、信息保障分队,依托法律协会、心理协会等新社会组织编组心理攻防分队、法理斗争分队。做到精准发力,确保各类队伍布局合理、编组规范、素质优良。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建强

今年,受疫情影响,还没有展开基干民兵训练,计划分11期组织186人的基干民兵训练。以军分区和区人武部统一组织为主、各分队自训为辅,主要采取基地轮训、集中组训、在岗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训好共同课目,训强专业课目,训精特色课目,搞好协同演练,形成整体合力。重点突出两大块,一是突出对新质力量分队、新科目、新装备的专业考核。组织防汛抗洪分队冲锋舟操作、防洪堤构筑;组织防火救援分队消防器材操作;组织直升机和无人机分队开展高空侦察、情报收集操作;组织对民用飞行器、无线电、智能机器人等新型装备的考核;二是突出比武竞赛,积极备战参加省、市组织的新质民兵力量大比武,发现尖子、树立典型,营造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浓厚氛围。做到全面发力,确保民兵分队精干高效、可靠管用。

——用好

去年7月份,芦淞区人武部组织500名基干民兵出动1800人次参加抗洪抢险;今年,芦淞区人武部共有800余名民兵2300余人次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今后,民兵将成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应急行动优先动用的重要力量,芦淞区人武部将积极组织民兵参加安保维稳、抗洪抢险、灭火救援等任务,不断展示民兵队伍的风采,为地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贡献力量。

今后,芦淞区人武部将在任务中培塑,使民兵切身认识到、感受到无论是参加地方建设还是巩固国家安全,民兵有用,参加民兵光荣;并做到持续发力,确保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民兵力量。

(杨军)

编审:姜雨亭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