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3》黄晓明引吐槽:缺乏这种能力,会成为你的软肋

你好,我是特立不独行,与你捧心说事的胖李!遇见你真好!

文丨胖李

《中餐厅3》开播后,黄晓明频频出现在热搜榜上,只因他那中年王子病。

黄晓明“霸道总裁式”的金句语录,网友们称之为“明学”。“明学”在节目中大行其道,网友们直呼“真受不了”。

黄晓明被吐槽,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但当我再次细看“明学”语录,发现黄教主的问题不仅仅是他那些居高临下的命令式语气,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他霸道言语背后的底层思维,也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实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加上“杠精”上身,确实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那怎样才能快速找到问题,并高效解决问题呢?下面,我们就以黄晓明所经营的中餐厅为实战剖析,一起来探讨。

1 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中,分析力最重要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餐厅开店的第一天,那必然是手忙脚乱。

上午结束营业后,店长黄晓明组织大家一起坐下来进行复盘,他先让每个人各抒己见,发表第一天营业的感受以及意见。

下面是各人的意见:

杨紫:她认为如果是确定了做套餐,那就按照定好的计划去做,不要因为顾客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做法,不然会出现账目不清的情况。

王俊凯:他认为餐厅营业期间,前台和后厨的人员不断变更,导致工作职责混乱,工作效率低下;其次他认为最大的弊端就是做套餐的决策导致了供不应求的问题。

主厨林述巍 :他认为问题出现在工作设置不合理,导致主厨出菜压力过大。

可以看出,在杨紫、王俊凯和林主厨所反映的问题中,都提到了做套餐的弊端,这是一个大家认同的确实存在的状况。

如果就分析问题原因而言,黄晓明让大家提出建议,这一点是有助于他掌握事实状况的。

“分析”是什么?

《麦肯锡分析问题与解决技巧》一书中有具体的解释,“分析”就是指针对对象的状况和现象,追根究底睇进行归类。简单来说就是,区分状态与想象。

假如你在问题的掌握上糊里糊涂,是无法找到问题的本质和真正的原因的。以事实为基础的分析力,才能真正发现问题。

所以,根据大家提供的线索,作为店长的黄晓明,应该做的就是去细致分解“餐厅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因为,“分析”不仅要掌握构成问题的要素,还要从细节中掌握要素之间的关系。

2 以分析力去发现问题,才能找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来看看,各人发表完,黄晓明的回应。

1、吃不饱的顾客占多数,顾客是等饱了的。

2、他认为,套餐品类其实并不多,出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主厨把菜品独揽上身,出菜效率太低

以上就是黄晓明的观察和意见。他说的也是事实的一部分,但为什么当他说出来的以后,餐厅里的其他成员却摇头叹气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黄晓明错把现象当原因了,并没有真正发现导致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他把顾客吃不饱归咎于主厨出菜慢,这也是原因之一,但他的分析似乎到此就结束了,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主厨出菜慢,他却选择性地忽略掉。

事实上,发现问题最重要的关键是对变化要有足够敏感。而就中餐厅的现状而言,最重要的变量就是供不应求。

让我们尝试一下根据餐厅的几个要素来拆解一下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顾客数量。餐厅共12张台,经营午晚两市,假如每张台至少有2位客人,那餐厅最低的接客量也要24人。

菜单设置。每天要更换一次菜单,在第一天的菜单上共有8样菜品,分别有鱼香茄子煲、香辣甜虾、咖啡焗里脊肉等6道主菜和2道小吃。假如菜单是以双人套餐为主,那出菜就是按桌为单位;若菜单是按照单人套餐为主,那出菜就是按人为单位,这必定是增加了出菜的数量以及难度。

人员安排。黄晓明、王俊凯、杨紫三人负责外面接待顾客,秦海璐一人负责林主厨打下手。假设按照黄晓明单人套餐的要求,后厨只有两个人去支撑,这显然会力量单薄拖后腿的。

此外,黄晓明在自己的定位上也是不清晰的,作为店长最基本的职责是保证餐厅的正常运作,而他在招揽客人时,显然是对餐厅不够了解,以致于被招进来的客人过多,徒增了后厨的压力。

这样分析下来,供不应求的问题所在就不难被发现了,就是由于顾客可选的菜单过于复杂,而后厨人手又不够。

其实,不管是在节目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问题都不能只注重挖掘细节,而是要用更开阔的视野去掌握事情的全部。我们不能只凭直觉地去判断,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分析状况,发现问题。

在《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一书中,教我们一个小技巧,有助于大家去发现问题,那就是问自己六个问题:

“现状与期待的状况之间有无落差?”“现状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是否觉得哪个部分进行得不顺利?”“是否有些事情未达标?”“有没有那些事情不是你原先期待的状态?”“若置之不理,将来是否会发生重大的不良状态?

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具体的问题,并能确认问题的本质,大家不妨试试。

3 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你的核心竞争力

看到这里,中餐厅营业混乱的主因已经被挖掘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了,就是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黄晓明的解决方案是:

1、餐厅继续以单人套餐为主,并且3份单人套餐要保证备好8份,也就是至少要备24份。

2、考虑到备菜的增加,器皿不够的问题,通过添置新器皿新冰箱来解决。

3、如果后厨出现出菜慢的问题,那就由主厨来承担并自行解决这个问题。

你知道吗,当问题发生时,人总会容易犯3个错误,一是否定状况,二是在错误的时机追究责任,三是对状况产生非现实性的评价。

显然,黄晓明的决策是犯糊涂了。

他坚持要推出单人套餐,主要是基于对顾客喜好的设想,这就掉进了“否定状况”的陷阱了,他否定了菜单过于复杂的现实,也只是因为如此,才会接连出现往后的决策--添置器皿。最终,黄晓明以“明学金句”——“听我的,我一个人说了算”一意孤行地执行了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现实的餐饮业中,优化菜单,砍掉部分出餐慢、利润低的产品;实在人手不够就把单价提高,减少产出,提高利润,这是最靠谱的做法之一。

作为经营者,最大的诉求就是把利益最大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也就是说,经营者是很难既去讨好每一位客人,同时又去讨好全部员工的。

所以,经营者、管理者要审时度势,信任自己的团队,并听取团队的建议后,再融合自己的意见,最后排选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至于解决方案是否做得对,市场自会做出检验。而从黄晓明的中餐厅营业状况来看,市场已经做出了回答。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一书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最忌讳一根筋决策,用死脑筋思考,这样的思考方式会隐含一种绝不退让的逻辑跳跃。

在这里想解释一下逻辑跳跃,就是指论证不充分,自以为是地连接因果关系,显得论证欠缺说服力。而黄晓明在解决问题时,就体现了逻辑跳跃这个特点。

但想要检验自己是否犯了逻辑跳跃的毛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主张与论述,并确认自己的主张与论证是否能被对方所理解。

最在最后

开餐厅,其实真不是一件小事。虽然《中餐厅》是一档真人秀综艺节目,但也足以体现了当中的重重困难。

节目中“明学”的霸气外露,大家就当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话题,重点是我们能从中触类旁通。

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式式的问题,要想更精准地解决问题,就要不断强化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这些能力成为自己的强项,这样,你就不会惧怕人生挫折、行业变迁等引发的问题,你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相遇就是缘,如果喜欢,记得点【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