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站台》:“同性”平权后的英国社会写真

把时间轴拨会12年前,BBC Channel 4为了纪念腐国同性恋合法化40周年,拍摄了一部比较文艺的电影,讨论当时伦敦同志的生活,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地摹画,这就是《迷情站台》的由来。

有眼光的是,电影请来了凯文·埃利奥特作为编剧,他是炙手可热的英国文学最高荣誉奥利弗奖的得主。

由于他的加盟,使得这部电影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影片借助人物之口,大谈特谈日不落帝国对同性恋的默许,公众对同性恋的宽容。可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摔碎的小提琴、虐死的花美男,无不为所谓的“宽容”和“默许”增加些许讽刺的味道。

真实的同志世界,现实的同志生活,都藉由着“迷情”,呈示着伦敦当地的同志图鉴。当真相“红果果”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不禁一阵唏嘘。

或许,直到时下,同志群体也依然是J虫上脑的一次又一次冲动。

迷的是站台,还是另当别论?

与其说该片是“迷情站台”,还不如说是“迷情公厕”,猜测“站台”成功地替“公厕”躲过了出版方的审查,才得以通过BBC推广。

正常语境下谈起公厕,本没有什么,可一旦跟同志群体联系在一起,尤其再有欧美的滤镜和男人的美颜,公厕就总能令人浮想联翩。

譬如,“Glory Hole”,在影片中也算是一个劲爆的场景。它的中文直译是“神圣之穴”,可博大精深的中文,又赋予它另一个值得玩味的名字,即“鸟洞”,或“Dior洞”。而后,它的出现,伴随着男男之间的不可描述的行为。

就是现如今,在某交友App上,当两个人鼻子对上眼睛,在荷尔蒙的催化之下,又不愿意出钱找个正规处所,公厕的地位和作用也就呼之欲出了。

谈不上是非对错,无外乎是荷尔蒙需要一个意乱情迷的发泄。

同样地,性虐、419、野外、不同的对象等方式,都在给肾上腺素的刺激给一个合理的渠道。

上述这些,在影片中都有可圈可点的桥段和镜头,贴合着“约”的背景,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仿佛就是生活里的点滴。

慢慢地,好像开始明白,为什么基督徒们、异性恋们开始对同志嗤之以鼻了。

慢慢地,好像开始明白,为什么反同声音、反同运动开始对同志手段残忍了。

搞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公厕也有了文化,特别是在同志圈里。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百亿子孙的外泄,才能证明自己混迹于圈子。彼此之间,真情厚义反而成了禁忌和讥刺,解下皮带、系上皮带才是王道。

好吧,大家各自悲凉,怨声载道,圈内无真爱!

J虫上脑一时爽,一直PP一直爽?

电影结尾处,重回开场的地下通道,仿佛是要把这个哀伤的故事永远地划上句点。可场景的尽头,也没见有多少斑驳的光亮,缱绻低徊,是否也在控诉着激情过后的同志生活见光死?

从精神医学的病理性特征,到有关基因还是环境影响的讨论;从中国废除“流氓罪”,到美军减少以各种借口开除同志军人;从亵渎神祇、侮辱种族,到平权运动的缓步蔓延……彩虹桥上,还要走多远?

然而,架不住伪同或群体中的一撮,总会以“爱”之名不负责任地行羞羞之事,爽过之后,还要披上道德的外衣,对着同志群体指点江山,全然忘了自己一时之爽。

更多时候,宁愿相信,在每一个同志心里,合该有方纯净的天地,承载着自己对于另一半和往后余生的种种幻想和希冀,欲望的外泄也许是在茫茫人海找寻那个“白首不相离”的他。

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临时有个可供意乱情迷的“站台”,也不想再去斥责什么。

伦敦的男男图鉴也在提醒着:生物性很诱惑,但决定这一路走多宽、走多远的,当是公厕之外的社会性。

我们的古时候也有很多同性之爱的故事,诸如耳熟能详的龙阳、断袖,谈及这些,脑际浮现的应该不是辣肉的画面,更多则是感慨人与人之间的纯情与交好。

生而为人,我们有着最为原始的需求,但也有着活着之上的追求。或有一天,“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也会毫不吝惜的恩赐到彩虹之下的男男图鉴里。


情况说明:作者原创,已投递公众号(CheLeeboys),并与该公众号作者协商,后投放于此。特附原文链接,以供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