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圪垱店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解读小刘庄村的“大事记”

在我县圪垱店乡有一个村庄叫小刘庄,别看村名里带着一个“小”字,但不服输的小刘庄人却借助国家的扶贫政策,用好“五创三治”工作机制,干成了一件件大事,不仅脱贫摘帽,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近段时间,已经70岁的小刘庄村村民王治仁养成一个习惯。只要闲暇,他都会到村东新建成的党建游园里转转看看。每当路过游园西南角一座高耸的水塔旁,王治仁都会停下脚步。水塔旁的墙壁上,“千人搓泥丸”、“拉断的牛杆”两幅漫画都会勾起王治仁老人37年前的回忆。

【同期声】:小刘庄村村民 王治仁

“水不改不行了,因为这水含氟量太高,当时这人不仅说黑牙,年不轻轻牙都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村里面经过几次会议,研究决定必须把这水改了,看好国家也有这种政策,第一眼井就在我们这里打的。反正是干部们,也不讲报酬,用满身劲,抓紧时间把这改水工程搞了,老百姓可以说男女老少齐动员。”

【同期声】:小刘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玉洲

“1983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用三天时间搓了四万多个泥丸,耕牛拉断了绳索、牛杆,终于挖了一眼80米深的水井,建起了一座13米高的水塔。通水那一天,村民们在水塔上写上了饮甘泉、感党恩六个大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水塔成了我们村的标志性建筑。水楼精神所蕴含的干群同心、克难攻坚这一种精神,也被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了。”

王治仁老人和儿子都患有慢性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是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年底,通过村里安排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等多项帮扶举措以及自身努力,王治仁老人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同期声】:小刘庄村村民 王治仁

“学生的补贴,跟这个我的孩子公益岗位,然后就是说包括这合作医疗等等吧,江河纸业分红这都(记)有,那不是共产党领导下,现在达到这种水平很难得的。”

【同期声】:审计局驻小刘庄村第一书记 许彦飞

“我们小刘庄村有314户,1327人。三年前我们村贫困户一共有36户138人,截至到现在已经脱贫了32户123人,还有兜底保留户4户13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仅为0.9%。”

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民生工程也在小刘庄村全面开花。3年来,全村共修建供水管网6450米,让村民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新修道路近2000米,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村东、村南两座党建游园,占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让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多姿多彩;全村85%以上的农户将传统旱厕改为洁净的水冲式厕所,净化、美化了生活环境,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同期声]:小刘庄村村民 王保学

“村里面各项事务,不光光是村两委的责任。我作为一名村民,也有一份责任,看到什么该干点干点。”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耸立在党建游园内的老水塔,不仅见证了小刘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承载着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朴素情怀。

【同期声】:小刘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玉洲

“乡村振兴,调动群众的参与性是关键。村里的各项事务,小到公益岗位的安排,大到项目资金的花销,我们都要积极发挥协商组的作用,坚决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坚持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农村的各项事务一定能够管理好、发展好。”


县委书记秦迎军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要重点关注产业绩效发挥,增强各类带贫主体的带贫能力,强化利益联结,让贫困群众真正融入产业链条、实现稳定增收。小刘庄村大胆创新,敢于试水,闯出了一条产业带贫的路子。


在小刘庄村西头的头雁种植专业合作社特色种植园内,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洲带领村民们正忙着为石榴树剪枝、松土。

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2019年3月,小刘庄村党支部组织6名党员干部成立了头雁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近3万平方米作为村里的产业扶贫基地,从武汉引种优质土豆,从荥阳引种2000棵软籽石榴树,发展优质软籽石榴和土豆套种,并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吸纳全村36户贫困户全部入社。6名党员干部每人入股2万元,贫困户每户入股1000元,合作社土地产生收益后由全体社员共同按股分红。

刚开始时,不少贫困户担心股金赔进去。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合作社作出决定:如果出现亏损,全部由6名党员干部分担。

【同期声】:小刘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玉洲

“合作社成立时为了打消群众顾虑,我们提出合作社如果挣钱全体社员按股分红,如果赔了钱则由入社党员干部分担。身为党员干部就应当做好表率,敢于吃亏。”

去年6月份,合作社种植的优质土豆获得丰收,亩效益达到5000多元。

【同期声】:小刘庄村村民 徐春香

“去年俺们土豆下来的时候,俺书记联系客户。我们股民们,尤其我和俺会计,弄三轮车往(集市)上卖,游乡卖。俺十天之内把这土豆一律完成(卖出),一亩地就是收那(收益)5000块钱左右。”

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们管理起石榴园来更加卖力。今年,村两委将利用石榴树挂果成熟的间隙,通过树下套种西瓜的模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同期声】:小刘庄村监委会主任 王前程

“石榴园是去年春天栽的苗,现在都全部成活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在村里面担任监委会主任,也是石榴园的股东。这石榴园管理不好,对咱自己的利益(或者)咱股东的利益都有损害,所以说咱会更用心,加大力度去管理,而且到年底让所有的股东分上红。”

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2019年8月,小刘庄村成为圪垱店乡“三变五合”改革首个试点村。五大股份合作社成立后,村两委积极引导群众流转土地近27万平方米,由村内种植、养殖大户承包经营,用于发展木耳种植、坑塘养鱼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增加土地产出效益。

【同期声】:小刘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玉洲

“下一步,我们村将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要求,带领群众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产业更强、村民更富、村庄更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