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猴王》:可听、可玩、可看、还可拯救你的忍无可忍

看到《寻找美猴王》,就让我想到了曾经一次忍无可忍的时刻。

国庆假期,上初一的妹妹问我:“姐姐,你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呀?”

我回答:“当然看过啦。”

妹妹又问:“那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派两个小妖去捉唐僧的时候给小妖的两个宝物是什么?”

?????

完了,我竟然回答不出妹妹的问题,万能姐姐的形象要崩塌了。《西游记》只有一章被收入初一语文课本里作为拓展阅读,作业要考这么细的吗?我装作怀疑是妹妹没有正确理解题目意思的样子,看了试卷。

我发现题目是一道填空题,需要填出两个宝物的名字。而且,你绝对不会知道,下面两个空是考你什么!

下面两个空竟然是让你填出那两个小妖的名字。

?????

整张试卷全是这样子的细节题。

比如:请写出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

比如:乌鸡国国王被(什么菩萨)的坐骑(什么精)推下井,孙悟空向太上老君求来(什么)救活了乌鸡国国王。

这什么题目啊!我也不会做!曾经以为毕业之后就不会再因为不会做作业而困扰的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天真。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继续翻书、找答案,忍无可忍,重头再忍。

《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学史上的名作,在民间也非常受欢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大家都爱看《西游记》,出题老师也爱考《西游记》,但是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并不是那么多。特别是对于低龄儿童来说,让他们阅读原著难度是非常大的。怎么样才能让好故事更容易被低龄儿童熟悉、理解并掌握呢?

当当当当~

由一米阳光童书馆出版、子阳负责脚本设计、赵芳负责绘画的《寻找美猴王》来啦~

子阳,本名周成功,又名佳乐,知名青年作家,在中国台湾、香港、大陆(内地)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地拥有大量的读者。

赵芳,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曾在上海、北京的广告媒体公司担任过插画师、设计师,现为自由插画师,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和出版社合作。

本书采用令人震撼的全景图形式,用一幅幅流动绵延的画卷将《西游记》中那些让人难忘的经典故事串联起来——恢宏丰富的场景展现,叹为观止的精细笔触,结合趣味横生的精彩游戏,让你目不暇接,让读者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得专注力的提升。书中的每幅图中都隐藏着十余个需要读者寻找的小物品,让读者跟随寻物游戏的指引,了解全书的内在逻辑,《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尽在掌握。

这本书不但可以看、可以读、可以玩还可以听。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听。

美国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语言输入可以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和智力发育。我观察力一下周围的情况,的确,语言输入量大的孩子语言表达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都会较语言输入少的孩子更高。

《寻找美猴王》的配套音频由一米阳光童书馆总编张老师倾力发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可听性非常强。并且音频的故事非常还原《西游记》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还保证了质量,上文提到的问题在音频中可以找到答案哦。两个小妖怪一个叫精细鬼儿,一个叫伶俐虫儿,其他的问题就不剧透了。最重要的,扫码就可以听,不用下载APP也可以听,非常方便。

这样,我就可以在不知道答案又不想破坏妹妹心中完美姐姐形象的时候做到兼得。

“来,我们一起听故事吧!”连过年期间招待亲戚家孩子的问题也一起解决了,完美。

听的这个部分说完了,我们来说一说玩的部分。

这本书叫做《寻找美猴王》,所以其中的一个玩法就是寻找每一页有多少个美猴王。听起来有点无聊,但是玩起来还蛮有意思的。

这是目录哦

每一页的信息量都很大,是由一个个的小故事串联起来的。每个小故事都用图画表达了出来并且在比较隐蔽的小角落标注了序号。

我是先找到了序号,根据序号找到了每个孙悟空,又根据每个孙悟空所在的画面猜测出这是什么故事。互动性很强,增加了阅读乐趣。

不识字的孩子对图画会比识字的人更加敏感,他们会有自己的寻找美猴王的办法。小外甥女来我家玩的时候,我们一起玩了一会,我们都不如她。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发掘更多的寻找美猴王的办法。

最后就是看的部分。

整本书分成三个部分,画册,故事解读和一张路线图。

令我意外的是,线路图不是故事里的路线图,而是历史上的玄奘的从大唐长安西行到印度的路线图。路线图中用一小段文字介绍了这个故事,让孩子可以了解到《西游记》这个故事的历史原型,也可以学习到地理知识。

路线途中对重要的山脉和地图都有标注,不同国家的建筑也用不同风格绘画了出来,便于小朋友的学习和理解。

中川李枝子在《当孩子遇见书》中说:“对于幼儿来说,能用自己的腿走到的,或是能直接看到、听到、触摸到的范围都相当有限,但心灵却可以伸展到任何地方。只要有想象力,就能在天空飞翔,能潜入大海,能变身为公主和魔法师,甚至变成一头象。

死亡和复活也都随心所欲。只要有一点东西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他们就可以创造出异乎寻常的幻想世界。看着幼儿玩耍很容易发现他们“嗖”的一下,就从现实轻松地进入幻想,然后在那里尽情享受。

孩子们看绘本的时候,连身体也会跟着动。真是像玩耍一样,身心都进入了绘本的世界。孩子们会与绘本的主人公化为一体,经历各种各样的事。这被称为是“心灵的体验”,能够靠想象来体会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我对《西游记》的解读是单一的,孙悟空是强大的,猪八戒是懒惰的,沙僧是没有存在感的,唐僧是听信谗言的。长大以后,我对《西游记》的解读变了,但是它带给我的力量,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