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乒乓技术里一项高魅力且很诡异的技术-侧切

侧切是乒乓球技术里一项比较高级,也是很难把握的一项技术,因为这个动作不可能经常使用,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点使用,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这在比赛中有可能就是一个转折点,但是这个技术也是很难把控那个“切”点,稍有不慎,切不出质量不说,“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们在国际赛场里能看到的,一定都是艺高人胆大的在使用,而且很有观赏性。

业余朋友其实也是可以学习的,在你能把控的技术水平范围内的比赛里,同样可以使用,如果你能做到,那么就绝对可以说在你的球友圈里,你也是佼佼者。那么这项技术到底该怎么领悟和操作呢?下面我们就逐一作解剖。

侧切特点

侧切球有它独特的识别度,基本上球员在触球的一瞬间,你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侧切球。

首先侧切球肯定是近台球,基本上是台内和半出台的球,如果距离远了,不存在侧切了,因为侧切球的弧线是向斜下方的,没有上弧度,只有侧下弧度,那么离太远了再侧切,就会下网,要不然就是削球而不是侧切;其次侧切球肯定是半高球,所谓切球肯定要从上往下切,太低的球不容易切过网;再者既然是侧切球,那么肯定要从侧面去摩擦球,而且是从上往斜下方去摩擦球;最后过网的球一定是带着强烈的侧下旋,甚至能拐出很强的弧度,并且球是不往前走的,对方很难借上劲,下拍去出球,甚至有点飘的感觉。

对侧切球的特点有所了解后,那么下面我们就应该了解这种球到底优势在哪?为什么被称为是诡异的球路技术。我们自己能怎么练习,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去对付这样的球呢?

侧切球的优势

旋转

从上面介绍的侧切球的特点我们知道,侧切球是用球拍大角度倾斜,然后去快速摩擦球的侧面,撞击只占很少部分,这样的击球导致的结果就是球的侧旋厉害,会在对方的网前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而且这个弧线是极度下坠的,还有点飘的感觉,因此会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并且因为被侧切的球往往都是本身旋转就是很强的上旋球过来的,这样的球使用侧切才会效果更好,如果不是旋转很强的球,那么侧切的意义就不大,所以越是旋转强的球被切后,越是下旋的厉害,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加上动量守恒的原理。

速度

侧切球由于击球点在侧面,方向是侧前下方,而且撞击的力度很少,所以可想而知,被切回去的球的速度肯定不快,大部分的力量已经被转化为旋转,这就会给进攻方造成一个假象,对方是发力拉过来的球,按道理说应该也是快速反弹回来的,对方会下意识地反应为,继续站好位置,准备下一板的衔接爆冲,但是“意外”就这样发生了,球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回头,而是突然不往前走,而且急剧下坠,这就给回球方造成技术的难度和心理上的差异。这就是侧切球的魅力所在,打得就是对方的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落点

侧切球由于弧线的改变,不再是原来的直来直去的运行轨迹,而是形成一定弧度,拐向另一个方向,落点是出乎对方意料的,加上从位移角度来看,侧切回去的球位移会比正常回过去的球位移小很多,也就是常说的长球突然变成了短球,那么在短球范围内,球的落点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个是对方不容易判断出来的。

节奏

侧切球最宏观的优势就在于比赛的节奏被改变了,侧切球很大程度上跟吸短球功效上很类似,在侧切球特点里我们就提到了,这种球需要在对方大力攻或拉过来的球时才使用这种技术,吸短球就是在对方大力冲击时进行卸力,将原本的力道状态突然改变,让对方在思想上短时的暂停,行动上迟缓进攻,从而创造由守转攻的机会,侧切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吸短是直线,而侧切是可以拐出弧线,而且旋转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比吸短有威胁的多了。

侧切球的难点

侧切的最大难点就是难以把控切球时机和切球点。因为侧切的对象都是上旋很强,而且一旦弹起来有可能弧度很高,那么如果把控不好切球时机,在低于网的高度,或者在上升后期甚至下降期再去击球的话,那么不是栽网就是打飞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即使过去也是半高球或者高球,那也等于自杀;如果把握不好切球点,同样无法控制球的过网弧线。击球点高了,会让撞击成分变多,球会下网,或者即使过网,球也是直接被撞击过去,没有杀伤力,反而给对方创造了机会;击球点低了,无法抵消旋转,球一定会飞。

以上两点纸上谈兵容易,其实操作起来是很难的,反应要快,要恰到好处,万一过了时机,就不能再侧切了,直接撞击就可以了;击球点相对好掌握点,板面调整好,基本能做到位;最后那一板摩擦则要很强的手感才能做到,这个需要多球训练,不断找感觉。

侧切球的操控

既然我们知道了侧切球的特点,也知道他操作起来的难度在哪,那么我们到底要掌握哪些要点,才能从操控的游刃有余呢?

把握时机和击球点

一是要善于观察,一定要在球起跳到刚越过网高时,在还没到最高点时,这时球向上的力道最强,最容易借上力;二是由于上旋厉害,那么切球点要在后侧面的中上部,然后沿着横轴后方一点,向侧下方摩擦球至底部,开始击球点是要带点撞击的,不能撞得多,压住球向上运行的趋势就可以了,重点是后面的摩擦要到位,不光要抵消点上旋,还要主动加大向下的摩擦,使球变得下沉,如果击球点高了,就会耽误后面的摩擦,很容易变成纯撞击,而使球变得没有质量,如果低了,就只剩摩擦,球向上的力无法抵消,自然就会冒高。

拍形力道

做到上面两点后,下面就是控制拍形和力道了。拍形开始迎球时要相对垂直,可以不完全垂直,撞击后拍形需要迅速向后倒,整个过程是一个做半圆弧的动作,对球做摩擦的过程。拍形和力道是控制球的落点的最佳手段,控制好,就可以将球切出诡异的弧线和对方意想不到的落点,最好是一跳不出台的球,这样对方防守起来就会很难,最多勉强将球托过网,要么就是直接失误,这就是侧切球的做高目的。

不同种类的侧切

侧切球不光可以使用直拍操作,也可以使用横拍操作,整个在职业运动员里也都是有代表人物的,直拍有马琳,用的最出神入化,而且是经常使用,操控衔接是最流畅的,直板在操控时更容易点,毕竟推挡的抓拍动作比横拍的抓拍来的容易点;横拍有马龙、老瓦和松平健太,也是在比赛中惯用这招的代表人物,而且横拍如果操作得当,侧切出来的球会比直拍更加的旋转,更有威胁,当然难度也会加大。

防守侧切球

当然我们在实践中不光要会用侧切,而且还得学会防守侧切球,那如何做到会防守侧切球呢?这就要随着侧切球的特点去思考应对策略。

谨慎观察对方的动作,一旦发现对方在运拍时有向侧面发力迹象时,就要有这种意识,立刻移步近台,不能离台太远了。既然能意识到对方可能侧切,那么移步的大致方向一定是对方运拍方向的相对面,不可能时同方向。侧切球一定是侧下旋球,而且沉,所以要提前有这个心理准备,要不然一定会碰壁,此时摆短应该是最好的策略。不要轻易去想强拉上去,甚至前冲,都是下下策。侧切球一般都是在你使用了加砖弧圈时使用的多,因为如果是前冲,速度太快,对方根本无法掌控时机,也不敢轻易使用侧切,所以当自己使用了加转球的话,要有防对方侧切的意识。

总之,侧切这种技术的诱敌之处就在于,看上去是发力进攻,但是实际上力量并没有往前送,而是将球吸在了近台,甚至不出台,造成对方的判断失误,从而减缓并减弱对方的进攻,为自己下一板的进攻创造出有利时机。小编的一己之见,望能帮助广大球迷,可以留言区交流,也可以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