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比你想象中的要好看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排演最多的戏剧作品出自两个人:

一个是莎士比亚,另一个是契诃夫。

是的,契诃夫除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还被称为 20 世纪的莎士比亚。

其实,在 1950 年之前,整个戏剧界并不接受契诃夫作品的地位,连托尔斯泰都曾嘲笑过。

直到近大半个世纪以来,人们才发觉到它的伟大之处。

除了被不停地搬上舞台,还一再改编成电影。

最近就有这样一部新片——

《海鸥》

TheSeagull


改编自契科夫 1896 年创作的同名话剧。

这部作品不仅对契科夫本人的意义重大,是他戏剧之路的转折点,也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现代剧。

在世界各地的剧场反复上演,被誉为台湾戏剧救世主的赖声川也曾执导过。

这样的经典,翻拍的版本自然是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光豆瓣上,就能轻易找到10个不同的版本。

而这10个版本全!都!加起来,看过的却不到653人!


可惜了这么经典的剧作!

希望这一版能被更多人瞩目,所以卡司阵容非常亮眼——

有今年凭借《伯德小姐》提名奥斯卡影后的西尔莎·罗南;


有大热剧《使女的故事》的女主角伊丽莎白·莫斯;


还有凭《美国丽人》《成为朱莉娅》《孩子们都很好》三次提名奥斯卡影后的安妮特·贝宁。


《海鸥》的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一出情感纠葛的乡村多角恋。

康斯坦丁是一位热爱写作的青年,梦想成为一名剧作家。

他除了对戏剧有着慷慨激昂的独特见解;


还有一位愿意给他表演的灵感缪斯妮娜(西尔莎·罗南 饰)。

然而,出师不利,首场试演就把观众看睡了。


就连身为戏剧演员的母亲(安妮特·贝宁 饰),也在台下连连讽刺,好生失望。


众多嘲笑中,只有一个人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庄园管家的女儿,玛莎(伊丽莎白·莫斯 饰)。


与女神妮娜的白莲花气质不同,玛莎是位一直穿着黑色行头,烟酒不离身的阴郁少女。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行走的酒精容器。

看看人家少女的人生哲学——

你为什么总穿黑色?

我在为自己的生命哀悼。


教科书般的朋克女孩啊!

无论是面对别人的追求还是嘲讽,她对每个人都展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漠然态度。

唯一对康斯坦丁,情有独钟。


可康斯坦丁的眼中,只有妮娜。


然而人之一生充满变数,爱情亦不例外。

随着首场试演失败,女神妮娜移情别恋了。


对象还不是别人,正是康斯坦丁母亲的剧作家男朋友,鲍里斯。


妮娜一心想要成为演员,面对一个没名气的穷小子和一个响彻文坛的剧作家大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而鲍里斯泡妞也确实有一手,陪你划船,陪你谈理想,还表现出一副遇到此生挚爱的真诚: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有机会这样爱。


这让哪个小女生招架得住!

成功将妮娜俘获进自己的温柔乡。


感情受挫的男主,一时接受不了,试图自杀。


好在性命无忧,还让紧张的母子关系有了缓和。


但转瞬之间,两人对鲍里斯的态度又出现了分歧。

男主认为鲍里斯抢走了自己的缪斯,是个感情骗子,要和他决一死战。

母亲却极力维护自己他,认为他高尚,有才华,有风度。


接下来就出现了自己的老妈和自己的女神,同时争一个男人的戏码。

母亲软磨硬泡,想快点把自己的男人带回城里,远离乡村小妖精。


可还是没能抵过年轻漂亮的皮囊。


妮娜为了追求自己的演员梦,跟鲍里斯私奔了。

而一直钟情于男主的玛莎,也攒够了失望,嫁给了长期追求自己的贫穷教师。


在这场奋不顾身的爱情里,男主输得干干净净。

可其他人赢了吗?

无一胜者。

两年后,男主的舅舅病危,把这些人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此时的鲍里斯,抛弃了为他生下一个孩子的妮娜,又重新回到了男主母亲的身边。


毕竟,漂亮的皮囊玩久了会厌倦,但对金钱的热爱是永恒的。

而妮娜,爱情受挫的同时,梦想同样溃败,在演员这条路上豪无起色。


而此时的男主,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剧作家。

他认为,该是时候得到妮娜的爱了。


尽管妮娜给予了他累累伤痕,可他还是固执地爱着这个女人。

然而没料到的是,妮娜在这场爱情里,同样奋不顾身,飞蛾扑火。

昔日满脸胶原蛋白的少女,转眼已成为了愁容满面的怨妇。

哪怕鲍里斯毁了她的人生,却还是爱着他。


只是到头来,每个人都爱而不得。


细想一下,电影讲的无非是「你爱我我爱她她爱他他却不爱她」的俗套爱情故事。

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在于这个故事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要想理解这部作品,还是要先来弄清楚「海鸥」究竟代表着什么。

在戏剧首演失败后,康斯坦丁的宣泄方式是射杀海鸥。


妮娜爱上别人,他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宣泄。


他把海鸥当成自己,在练习杀死自己,结束没有未来的人生。

同样把自己当海鸥的还有妮娜。


她的人生经过鲍里斯的摧残,也已经失去了未来。

还有退而求其次的玛莎,「找个老实人嫁了」的婚姻生活同样灰暗。


她依旧对那份从未得到过的感情,耿耿于怀。

如果说,带着一对翅膀的海鸥象征的是「自由」,那么他们三只本可以肆意飞翔的海鸥,终究没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到达彼岸。

阻止他们飞翔的原因,表面是爱而不得,其实是不被理解和认同的悲哀。

康斯坦丁的母亲是位知名演员,收入不菲,却把钱都花在了情人身上,而不愿救济自己的儿子。

物质上的支持没有,就连精神上的支持也非常吝啬。

对于儿子的理想,更是和其他人一起冷嘲热讽。


就像康斯坦丁的舅舅所说,这位亲妈的种种行径,直接导致了儿子的自我怀疑——


这些长辈眼中不值一提的小问题,恰恰是青少年烦恼、甚至崩溃的根源。

妮娜和玛莎的情况,也与之类似。

一个是父亲一心扑在情人身上对自己不闻不问,一个是出身卑微永远得不到主人家足够的尊重。

他们最大的痛苦,是不被认同。

没有人明确告诉他们,you deserve the best。

因此,一旦在爱情里被拒绝,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最终,康斯坦丁再次对自己举起了枪。


这一次,他彻底化身为海鸥,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间。

这些年,因为失恋而寻短见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面对这些新闻,我们往往只会指责他们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父母亲人的不负责。

却没有用心体会,除了失恋以外,他们还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看起来,失去的仅仅是一段恋情。

但在失恋者眼中,他们失去的是值得被爱的资格。

倘若在家庭中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与爱,这些鲜活的少年,在脱离一段感情时,是不是就会有更多的自信与期望呢?

「失去一段感情固然难过,但是我知道我可以遇见更好的人。」

父母的爱,决定了子女一生对爱的态度。

请屏幕前的每位父母,能够端正对待孩子的方式,教会他们怎么自尊、如何爱人。

但与此同时,也希望每位为爱要死要活的少年,看过这部作品唏嘘的同时能有所反思。

在下次失恋时,别忘记和自己说一句——

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你爱的人,首先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