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考试开了挂一样,你怎么努力都白费:三心态为梦想插上翅膀

案例1 听驾校校友说,本校一位考生赴外地考科目二,还未进入考试车,就倒下了,血气冲顶,进行了开颅手术,生死未卜;我很震惊,因为考生我认识,一起练过车,我都拿驾照一年了,他还没有过,其实他的技术比我还好,就是过不了;

碰巧的是,同校一个练的不怎么样的女考生,科目三不过练习3天,就顺利拿证了,又是一个开挂的。

案例2 胡芳是高二年级学生,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演讲比赛;参赛前一晚,班主任告诉她,大会上有很多领导到场,要胡芳表现要好点,为学校争光;结果,胡芳背了一通宵稿子,上台讲了2句,后面就演讲不下去了;

而参加同一场次比赛的李妍,实力不如胡芳,却当下面的领导都是空气、桌子,自顾自的享受演讲,大获全胜,又是一个开挂的。

其实,如果他们两个的水平正常发挥,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可惜的是,心态成了他们的魔障,以至于功败垂成;

所以,今天我们就谈谈考试必备的三种心态,让你在心态上所向披靡:

一 恐惧失败的心理

我们恐惧什么呢,恐惧失去,恐惧得不到什么,恐惧做不好什么,于是这种恐惧就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

出事校友为什么恐惧呢? 因为校友是一位当地比较有知名度的人,每天都有人找他办事,所以他认为,如果驾考没有过的话,别人会笑话他,对他指指点点,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还干这个工作,所以他听说外地容易考一些,就去外地考,结果太紧张,紧张到没上考试车就倒下了。

其实他准备去外地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在起心动念了,恐惧之心油然而生。

通常惧怕失败的症状包括: 1在紧急关头,出现头疼、胃疼或其他生理症状,常拦阻你完成计划;比如当我们恐惧的时候,体内一种叫内生吗啡的物质就会减少,就会失去一种镇静的力量。

2 对自我价值的担心 ,担心让重要他人失望,担心以后别人看低你,担心自己得不到足够的尊重。

所以我们要认清楚恐惧失败的本质:我们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为别人眼中的失败者。

破除他人可以掌控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这才是破除恐惧失败心理的根本之道。

二 学习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你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好这件事情本身,是非常幸福和快乐的,做到这件事情,我得到的最大奖赏就是快乐,获得一种成功感,满足感,这才是学习最正确的姿态。

比如学车的目的有很多,有些被忽悠再不考驾照,不仅涨学费,而且考试难度也增大,并且学车周期也延长,很多同学就报考了;有些人认为用人单位有驾驶资格证这个要求,所以考一个;有人跟风,觉得学驾照是一个潮流,也考了一个。

这样考出来的驾照,能开车吗,会开车吗?见过太多的马路堵塞事件,有一次20里不到的单车道路程,开了将近2个小时,其实是没有堵车,就是前面的车开的比骑自行车还慢;相当无语,要是走高速,岂不是严重车祸现场。

再比如家长这样告诫孩子的,你要好好读书,如果没有考试重点初中,那也考不上重点高中,更别想考重点大学,以后好工作也不是你的,你的人生将会暗淡;

对不起,这样的孩子即使能够成为学霸,他们也不会开心,因为结果是父母想要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更极端的就比如网络上很出名的,北大毕业留学生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十二年不回家,拉黑父母六年。

大家听说过"父母皆祸害"网络讨论小组吧,家本是孩子幸福的摇篮,是他们心灵的避风港和最终归宿,但在这个网络讨论小组里,家却变成了"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家长们只会教导孩子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似乎填鸭式的学习就是孩子幸福的全部;但只有孩子知道,这只是孩子生活中的昏暗部分。

上面的例子就是没有把学习当成很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把学习当成兴趣,所以才会出现不尽人意的结果。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苦涩的,即使依靠毅力坚持到最后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功,因为你的心不在那里,所以请培养你学习的兴趣。

三 认知偏差

女生给自己颜值打分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往高分打,暗含了一种普遍的大众心理,那就是不管是能力、颜值、还是性格、技能等等,只要涉及到评价比较指标的,人们都会认为自己要高于平均水平。

美国两所大学的研究者调查研究了191位MBA学生后发现,比起其他学生,那些想要创业、做企业家的人,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创业再难、失败的人再多,我也不怕!他们失败是他们的事,我不会失败的,因为我比他们都更出色!"

有多少人,带着这样的自信出发,还真的能满载而归?

说白了,他们都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不清楚标准的定义;他们不懂美的定义,不懂成功的标准,不懂得创业的真谛,这就导致了认知偏差。

他们都在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而不是拿标准、考核要求来要求自己;

考试考查的是一个知识体系,我们要确定考查的基本要求,制定目标,并执行,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考试同时也考查着我们的恒心、毅力、心理素质;

你平时学得不错,并不代表真的没有缺陷,可能是被你侥幸逃过了;你是否有自己固有的、难以克服的问题;你是否有卓越的心理素质、专注力、自我调节能力。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人与人间只有很少的差异,但就是这很少的差异造成了巨大的不同;

很少的差异就是心态,巨大的不同就是成功与失败;

当我们不再恐惧失败,而将考试当做一件有意义有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又能客观认识考查本身的目的和性质,一切的考试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