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猜猜作者是哪一位?

春去秋来,说不尽多少相思离恨,足以让有情人黯然销魂。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纳兰容若说:“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那么“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这一名句你知道出自哪里?作者又是谁吗?

你可能想不到它的作者就是词中之龙,辛弃疾。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军旅出身的他上马可以挥剑杀敌,下马可以挑灯赋诗。可谓雷霆手段,磊落胸襟。

王国维曾说:稼轩词豪。辛弃疾的著名词作多属豪放,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辛弃疾风格迥异的一首鹧鸪天:

鹧鸪天 代人赋

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长亭外古道边,伊人独立在落日余晖里,几点寒鸦正展翅匆匆归巢。词人开篇用了一个“晚”字,一个“寒”字,渲染出来一片萧瑟清愁的气氛。

可是接下来词人又反其道而行之,他说柳塘新绿却温柔。伊人本来是愁极的,可是看到柳塘的融融新绿却又感觉温柔可人,格外亲切。为什么呢?

或许当年她和爱人曾在杨柳依依下,人约黄昏后。或许是小池塘畔的对对鸳鸯,让她回忆起了旧日的甜蜜。

而杨柳新绿的点缀,一扫残冬暮色的寒凉,让人感受到新的生机和希望,也让送走离人的伊人心中升起了暖暖的柔情。

词人接下来笔锋又转,深情幽婉感叹道: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相思成疾,假设眼底心头再无离愁别恨,那么不信人间还会有为相思愁白了头的断肠人。可是,纷扰人间又岂能尽如人意,岂能再无悲欢离合呢?这一名句即多情又悲情。

过片肠已断,泪难收。为爱成痴,情感爆发的伊人此刻已经肝肠寸断,热泪纷纷。

词人一个“重”字,一个“频”字用得妙极,对离人难以自拔地相思,让伊人几次三番重登上小楼,痴情地远眺着离人的背影。

奈何乱山重叠,遮住了伊人望眼。虽然明知离人的背影已看不到,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倚靠着阑干,频频眺望远方。

词人在题目中写到是代人赋,也是说借伊人之口,说出自己腹中心事。历代的诗词大家们都有不少这种题材的佳作,比如屈原、李商隐、苏轼。

此时的辛弃疾被贬官回乡,胸中杀敌报国的宏图未能实现。小词与其说是伊人相思的一腔愁苦,不如说是词人不能一展抱负的满腔郁闷。

小词婉约细腻,愁郁深情,读来感人肺腑。


�\u0014�\u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