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25年过去,仍是几代人青春的印记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由王朔的短篇小说《动物凶猛》改编,曾获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展现的是少年在现实和记忆中游走的生命状态,它撕开岁月的伤疤,以纽带般的存在连接过去并照亮了未来。

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小的缝隙中,舒倘,漫长,道路边的花香,弥漫在这夏日里,这个景象是我初次看到片名所感受到的,阳光灿烂,照耀着我们每天的日子。

时隔多年过去,现在已然见不到那时的阳光,每天太阳还没升起便要出门,夜幕降临才能回家,如今阳光只能出现在我们的回忆中,炽热而又灿烂,像影片中的阳光一样,它也只出现在混沌的回忆中,代表了主人公马小军青春时的懵懂与冲动,在那光与影中漫无目的的长大。

青春和童年都是我们的回忆,对爱情的渴望,对性的幻想,对暴力的兴奋以及对友谊的盲目,透过导演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编织的支离破碎又浑然天成的梦,梦里的一点一滴,都将我们拉回那无尽的阳光洒满长街小径的金色时光里。

01、马小军青春时代权威的消解,给了他们最大的自由

影片背景是在70年代中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并没有给孩子过多的影响,反而是家长权威的缺席,成就了孩子们最大的自由。影片中说:那时候,北京还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和豪华饭店,街上还没有那么多人,比我们大几岁的都去了农村和部队,这座城市属于我们。

宽广的马路,除了他们看不到任何的行人,他们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打架斗殴,用板砖拍人,他们毫不在意别人的死活,少年的世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膨胀的青春了,在他们眼中所谓的大人,权威已经完全不放在眼里。

马小军的课堂,由冯小刚扮演的胡老师在上课,他穿着半透明的衬衫,老式的眼镜框,孱弱的身子背对着大家在黑板上写字,这时候有人往老师桌子上的帽子里放黑煤球,当老师正在发火问是谁放的时候,有几个追逐打闹的人,直接从教室门口冲了进来,又从窗户口跳了出去,课堂乱哄哄,跳出去的同学还让胡老师捡掉在教室里的鞋。

胡老师在讲课

这就是影片给我们展示的校园课堂,没有纪律,没有制度,老师更是被学生肆意捉弄,他在竭力的维护自己的尊严,仍无济于事,表现出其卑弱无能,显得非常滑稽搞笑,极具讽刺意味。

事后马小军还在米兰家用望远镜看到了胡老师猥琐的调戏女教师,甚至还猥琐的上厕所,但是胡老师是否真的猥琐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只是马小军认为的,这无疑是对教师的权威的嘲笑和挑战。

马小军拿着望远镜看胡老师,望远镜下的胡老师异常猥琐

除此之外还有父母的教育,父母的爱情结合并没有得到肯定,在马小军眼里,父亲为了娶母亲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母亲也丢掉了教师的工作,成了随军家属,后来脾气越来越暴躁,母亲教育马小军似乎只有打骂这一招,“你们马家没一个好种,从小看到大,你就跟你那贼爸爸一路货色” “你要是一只小鸡,我把你杀了我也不吃那肉,恨死你了我” “你就跟那些坏孩子混去吧你,干脆跟你爸一样,都别回来,滚蛋,走!” 马小军面对母亲这样泼妇式的管教似乎很不感冒,他只沉默不语,但未作出任何改变。

马小军的妈妈在骂马小军,马小军沉默不语

父亲长期在外,对马小军早就没有了任何权威和约束,母亲自我认为是个有教养有文化的人,但是对马小军又打又骂,虽然是对马小军的关爱,但是这也降低了马小军对母亲的认同感。

另外,影片中还有其他的一些片段,比如为了看戏乔装成朝 鲜大使的中年男女;成人以学习和批判为名义聚众观看有大量色情镜头的电影;还有不分青红皂白就胡乱抓人的公安,最后放走了马小军,但是把他的皮腰带没收了。

这些社会形象加速了成人权威的颠覆,本应该威严正义的警察,竟然胡乱抓人,还克扣东西,这一系列对成年人形象的否定,也让我们看到了马小军对成人世界的拒绝,他们与父母等老一辈人产生了精神冲突,家长的疏于管理,学校的停课,给予了他们更多自由的成长空间,活泼开朗,调皮捣蛋,自由散漫,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两个帮派和好,喝庆功酒

02、马小军狂热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那个时代深深的印记

马小军与所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对自己的世界充满了热情,永远怀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他崇拜自己的父亲,崇拜获得荣誉勋章的战争英雄,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他们所能接受到的社会信息只能使他在成长过程中崇拜战争英雄。

而马小军的父亲又恰好是一名军人,在加上周围的同伴整天追求打架斗殴带来的快感,所以,马小军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向往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年幼时的马小军在送别父亲上飞机,吹响哨子

在马小军幼年时的独白中有一段“我最大的幻想便是中苏开战,因为我坚信,在新的一场大战中,我军的铁拳定会把苏美两国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一名举世瞩目的战争英雄由此诞生,那就是我。”这段话,除了本身是部队大院弟子的优越感之外,还是一颗幼小的心灵对英雄主义的思考,他渴望成为英雄,渴望被人悉知,渴望登上那架高高的飞机,他把自己的现实世界想象成了在抗战,而他自己就是战争中的英雄。

马小军在送军人上飞机时吹响了哨子,并跑向前,把自己的哨子给父亲带在脖子上,一个罩子能控制整个部队,这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才会发生的事情,对马小军而言,他这个举动是神圣的,他想象自己如同这个哨子一样在战场上燃烧激情。

除此之外,成长中的马小军还学会了一项技能,就是开锁,当他第一次用自己配的钥匙打开自家抽屉时,他异常的兴奋,玩着匕首,还翻出抽屉里的胸章并戴在自己身上,模仿军人走正步,对着镜子敬礼,这里的种种都透露出马小军对自己父亲的崇拜,也可见父亲对他的影响之深。

马小军对着镜子敬礼,身上挂着父亲的勋章

从那之后马小军便沉迷于制作钥匙和开锁,这本是十分恶劣的行为,但是他却认为这是才华,甚至还感觉“每当锁舌‘铛’的一声跳开,我便陷入无限的欣喜之中,这是二战中攻克柏林的苏联红军战士才能体会到,我的才华是来自爸爸的遗传……”是的,马小军很自豪自己的这种技能,他说:我不是贼,我从不偷东西,马小军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误,他只是在享受这种行为带给他的兴奋,认为开锁也是一种才华。

甚至在母亲生产的那晚,没有车,用推车把母亲送进医院,在医院门口,马小军脑子里还想“这种战备观念,要是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还不全他妈完蛋了!”

马小军成长中伴随着他英雄主义思路,这与整个70年代前后的大环境以及家庭息息相关,但这样英雄主义式的思考方式在马小军的成长过程中与他的一些幼稚行为有些格格不入,这样的思维势必为以后埋下隐患。

马小军迷上了制作钥匙

马小军的同伴,以刘忆苦为首,经常打架惹事,希望有一天能够一战成名,院里的傻子被几个孩子欺负,有个伙伴在帮傻子时被打伤,于是一伙人直奔那帮孩子所在的胡同,两帮人厮打在一起。

这时的背景音乐就是激昂的《国际歌》,马小军把自己的英雄梦做在了打架中,想在众多兄弟中做个猛将,其中一个镜头就是其他人都停手了,马小军还在用砖头猛打对方的脑袋,血模糊了双眼,画面异常的血腥。

马小军用砖拍另一帮孩子的脑袋,鲜血直流

小说这里只是一场普通的打架斗殴,但是电影中导演把这个场面定义为为正义而战的英雄事迹,配合着背景音乐,看的观众也热血沸腾。

事后听说被打的人成了重伤,但是他们毫无畏惧,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是流氓,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锄强扶弱,此时的马小军内心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向往变得有些畸形,他的英雄主义正慢慢趋向于暴力。

马小军成功过程不是绝对成功的蜕变,在影片的整个叙述中成长主题也不是核心,但是导演细致入微的刻画,其中隐含的成长叙述有血有肉,让观众具有强烈的共鸣。

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追求着属于自己的英雄主义,他们不同于小偷,不同于地痞流氓,驱使着他们的正是那种燃烧着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热情,这是此时他们唯一追求的。

马小军一个人站在屋顶,显得格外孤单

03、懵懂的少年,对爱情的追逐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爱情也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因素,马小军和米兰的之间感情是剧中重要的一条线,他从第一次见到米兰照片就深深迷上了那个女孩,在马小军眼里她漂亮、洒脱,跟她在一起的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阳光。

第一次见到米兰的照片,马小军很兴奋

虽然在影片中马小军每天和这群擅长打架的“坏孩子”一起,看似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他对于男女之情的意识还停留在被动状态,他面对初次认识的于北蓓时,显得格外腼腆,对于于北蓓的那种开放式热情,马小军是十分抵触和不知所措的,于北蓓想要亲马小军时,马小军疯狂的躲闪,最后把于北蓓弄哭了,自己也生气了,他非常害怕过分热情的女孩子。

当马小军偶然被一张照片吸引时,打开了他渴望认识异性的美好意识,这是他第一次对女孩子这么渴望,为了见到米兰真人,“我终日游荡在这栋楼的周围,像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焦躁不安地守候着画中人的出现,我延长了守候的时间,甚至披星戴月,仍一无所获。”起初马小军对米兰的爱是狂热的,他终日守在他家周围,就是为了能早日见到她。

马小军每天穿梭在房屋之上,为了能早日见到米兰

电影在放到一半的时候,米兰这个神秘的女孩才出现在马小军的视野中,他们的相遇也极其特别,当马小军蹲在地上捡火柴的时候,有一双脚在马小军的眼前走过,有点微微粗壮的小腿,脚腕上还带着一条链子。

马小军立刻认出了这双腿,他在米兰的床底下见过这双腿,于是马小军立刻追上去攀谈:“咱们仿佛在哪里见过吧?”这句话似曾相识,像马小军这样“不良少年”看到喜欢的女孩竟然也这么俗套和假正经,不过通过他们的对话也能感觉到马小军内心的紧张,自己已经乱了阵脚。

米兰和马小军关系进一步发展是在马小军向米兰发出邀请之后,他们相约在部队大院见面,带米兰去玩,其实马小军就是想向那些哥们炫耀自己多厉害,那天早晨马小军特意打扮了一番,雪白的衬衫,绿色的军裤,显然马小军很重视这次的约会,这次的形象也让马小军看起来成熟了不少,完全看不出来是个“街头恶少”。

马小军在大院门口等米兰的出现

他把米兰带去了他们经常玩耍的后山,马小军被朋友开玩笑询问时,马小军吹嘘自己和米兰发生过关系,表面上来看马小军是逞强式和吹嘘式的自我认可,但是从侧面能看出他是一种否认自己没有能力的夸大行为。

那时候的他还没有勇气跟米兰表白,在米兰眼里一直把马小军当做“弟弟”来相处,而马小军吃醋在米兰看来显得格外幼稚,比如:他看到米兰跟刘忆苦很开心聊天时,便故意跟大家斗嘴,在言语上攻击刘忆苦,甚至还逞能,要面子,为了在米兰面前表现,不顾大家反对独自去爬烟囱,站在高的看不清人脸的烟囱上大喊,显示自己很勇敢,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未曾打动米兰的芳心。

这个对爱情懵懂的少年,所表现出来的是满眼的嫉妒,他嫉妒米兰跟刘忆苦聊天,他讨厌米兰跟别的男生亲近,他吃醋,要面子,他认为站在米兰身边的应该是自己,但是他不知道的正是因为马小军的勇敢、冒险、妒忌、吃醋,反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把米兰推向了别人,这些行为在米兰眼中太幼稚,相反她更喜欢马小军的大哥刘忆苦,帅气、成熟手黑的刘忆苦。

马小军站在高高的烟囱上向大家挥手

马小军和米兰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平衡的,在成熟老练的米兰面前,马小军总是由于稚嫩而显得被动,他做出了种种的努力,甚至把别人的做的事情安在自己身上,就像马小军所说,他已记不清回忆中的现实和幻想了,他试图把自己塑造成米兰心中的英雄,但是现实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米兰的肯定和赞赏。

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马小军对米兰而言都是一个未长大“小毛孩”,但是米兰却是马小军心里的阳光,马小军从米兰那里获得了灿烂的甜蜜,但是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马小军也有无数的阴霾埋在了心底,终于,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马小军跟米兰告白了,他们在雨中相拥在一起,当暴风雨过去,迎来了一个晴天,然而米兰对马小军态度,让马小军大失所望,好像他们昨天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就这样马小军的爱情戛然而止,他失恋了,从此讨厌米兰。

他无法面对这支离破碎的“爱情”,尝试通过毁灭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他冲进米兰家,想要强暴米兰,但是比马小军强壮的米兰显然是不会被控制的,结果马小军落荒而逃。

马小军情绪失控,想要强 暴米兰

影片最后,成年的马小军把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颠覆和消逝,他说“记忆都是被我的情感改变的,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搞得我头脑混乱,真假难辨,我现在怀疑和米兰第一次相识就是伪造的,我和大蚂蚁受刘忆苦委派在门口等米兰,才是我们第一次认识,我和米兰根本不熟,我和米兰从来没有熟过。”

原来那些与米兰相识的场景都是马小军的幻想,它只停留在回忆中,那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到底是包裹着现实外衣的梦境还是被梦境迷惑的现实?我们也无从知晓。

像马小军和米兰的爱情,现实和幻想已经分不开,混沌的记忆里都是阳光,让人睁不开眼,或许导演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抚平内心不易显露的伤痕,以此进行一场对消逝的青春的悼念。

我们对青春的印记永远停留在回忆中,青春中的爱情总是来得悄无声息,充满了青涩与朦胧的美感,骚动年少稚嫩的心,而这种热烈一直伴随着我们整个青春。

片中马小军第一次真正见到米兰的场景

结语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个人化的电影,导演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演绎了一段青春的童话,同时它也是一部集体化的影片,凝聚了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的经历,也凝聚了我们所有人共同拥有过的青春年华。

这个故事里没有英雄,也没有战争,也没有赞歌,我们也不用刻意的去想导演的某个镜头要表达什么观点,里面有的只是一个瘦弱稚嫩又空虚的少年,他怀着自己无处安放的荷尔蒙,炽热的阳光把他的无奈、饥渴、孤单、空虚、兴奋、狂热和嫉妒都照的一片透亮。

马小军在阳光下独自行走,耀眼的阳光,照的人睁不开眼睛

看完影片,我才感受到影片一开端的独白是这么的形象细腻: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二十多年后,马小军终于获得了话语权,对自己成长故事的讲述依然保留了阳光的味道,有英雄主义的崇拜,有对爱情的欲望,但是所有的愤懑都在最后一句“傻 b”中有了宽容和释然,曾经的刻骨铭心的痛苦也随风消散,这就是成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