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智者


张维为

张维为,上海人。 生于1957年12月[2]。中国政治学者、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博士[3]。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4],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5],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6]。

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曾任邓小平高级翻译。 郑强,1960年9月出生,福建武夷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2]

郑强。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学习;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硕士研究生;1994年获四川联合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3];2005年当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2012年6月任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6年12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

金灿荣,196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籍贯浙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

1980年金灿荣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学位;2002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4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2017年12月2日,当选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3]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

金灿荣的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5]

陈平,1944年生于重庆,祖籍浙江鄞县;中国经济学家、理论物理学家,自称研究经济问题的物理学家;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春秋综合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量子复杂系统中心访问科学家。[1][2][3][4]

陈平1962年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5年制试验班;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74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字体物理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7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物理学博士;1988年至1996年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教授;1996年至2013年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高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1月任上海春秋战略研究院研究员。[5]

根据2020年4月北京大学官网显示,陈平教授研究范围包括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复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转型与发展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史,科学史等。[6]在非平衡态物理学、经济物理学、历史唯物主义和文化人类学、复杂演化经济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7]

戴旭

戴旭,空军大校军衔,河南民权县出生,毕业于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和空军政治学院,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1]

先后在空军地空导弹某部飞行学院任导航台长、新闻干事。代表作有《大空战》、《海图腾》、《C形包围》、《盛世狼烟》等。

中文名戴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民权县职业军人毕业院校空军通信学校,空军政治学院信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代表作品C形包围,盛世狼烟,2030肢解中国-美国全球战略与中国危机,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居住地北京东城区政党中国共产党性格智、毅、勇军衔空军大校职务中国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职称教授

金一南

金一南,男,1952年出生,江西永丰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正军级,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2年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次,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际新闻奖”3次。

金一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2019年12月12日,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1]

中文名金一南外文名Jin Yina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永丰出生日期1952年2月职业军人主要成就全国模范教师,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代表作品《苦难辉煌》《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罗援

罗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罗青长之子。少将军衔,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1]、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出生于1950年。全国政协委员[2]、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2]、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3]。

中文名罗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毕业院校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代表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政党中国共产党所处时代当代军衔少将父亲罗青长职务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