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死了,我想念雪山、牦牛和藏族姑娘了(多图耗流量)

​这是小敬和你在一起的第

28天,我们一起进步

本来今年3月我打算去爬雪山的,可是今天已经4月1日了,我的雪山之约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索性翻起了以前的照片,勾起了原来高原徒步回忆。

那时候很累、很苦,那时候很开心、很兴奋,那时候我很胖,还很黑……,不过这一切的回忆都是那么的美好…………

第一天:兴奋的第一夜

这是我第一次在高原上露营,手机海拔仪显示有3385米,在这个高度没有什么高原反应,有的只是对于这次徒步的期待和兴奋。这里没有路,我们要树木搭桥过河去,这里天很蓝,真的是透心的蓝,是我在城里没有见过的蓝,远处能看见雪山,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心里期待万分。

远处看我们的营地,一个个五彩的帐篷立在那里,很像电影里面的情节,说实话,那时候我还是不敢相信。夜晚,这里的星星是最多的,真的非常非常多,就算我们点起了篝火,也无法遮挡这些光芒。

领队告诉我们,这里开始再往里面走,就没有手机信号了,我和朋友还曾想过要不要租用过卫星电话。于是乎,我发了个朋友圈,说我会失联7天。

第二天:一天走16公里

对于跑马拉松的我来说,平时在家里跑个16公里就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一天,我们虽然平面距离也是16公里,但是从海拔3300到4000米,我记得下午我已经走垮了。所以我在相机里面找不到当天下午的照片。

出发前我背了两瓶矿泉水,领队让我带空瓶子,我没听,结果我又输了,在这样的地方走路,少一克的装备,就会省力很多。带空瓶的原因是,路边全部都是雪山融水,随时都能喝到。

晚上在营地,我第一次有了高反,头痛得不得了,到现在我对那一晚的记忆都有点模糊,吃了药,我早早就进帐篷睡觉了,以至于当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我完全不知道。

第三天:飞机在我脚下

翻过去后,我才知道今天我到了海拔4800米的垭口。清晨起床后,我的头不疼了,已经适应了40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所以,爬这个接近60度的坡,基本没花多大力气。

在山下的时候,蓝天和白云都还交织在一起,到了山水,就风雨突变,居然下起了雪。在这里俯瞰群山,有种江山如此多娇的兴奋感。突然,我看见一架飞机,在远脚下的大山中间飞过,而这是我第一次俯瞰飞机。

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花了2个小时,下山花了3个多小时。一路还听着领队说,有队员因为高反被紧急送下山去了。雪越来越大了。

第四天:神湖与天籁之音

早上醒来,帐篷打不开了,一脚踹开后,发现外面已经被前一晚的雪给冻上了。还好自己睡在零下15度的羽绒睡袋里面,不然我可能也冻上了。然而,风雪过后,就是晴空万里,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再一次翻过一个垭口,面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座湖泊静静的躺在群山之间,安静得像一面镜子,镜子中反射的身边的雪山和蓝天。这一幕,我真的只能一个字 — “哇”。这是红星海子,可爱的藏族人没有见过大海,所以他们把大点的湖泊都叫海子。

能翻山到这里的人不多,我们就静静的坐在湖边,享受这份宁静。突然有人唱起了藏歌,悠扬绵长,是一位藏族小姑娘,天籁之音,空山回响,心突然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第五天:冰河

今天出山了,沿河而下就可以慢慢走出大山。据说从红星海子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出去,但是还需要2天时间,我们已经看过了绝美的风景,时间有限,只有先离开了。

这条河的水一直是清澈见底的,从早上洗脸,到每餐吃饭,再到路途上的补给,我们一直都和这条河密不可分。河边随处可见当地人挂的经幡,风吹过,经文就念诵了一遍。

这一天,我在河里洗了洗这几天的泥土,鞋子裤子衣服上都是。阳光还是这么的刺眼,不过心里却十分的淡然。

一次高原徒步的经历在朋友圈里面可能是炫耀,但是于我自己却是磨练,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给自己一次身心上的历练,不管是学习、爬山、骑车还是马拉松。人都会有惰性,长期的安逸环境,会让自己陷入一种不思进取的境地。

而一次挑战能激起我的斗志,并且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其他困难时,我也会淡然一笑,毕竟顶着体力透支,喘不上气,4800米的大山我都自己爬上去了,那其他的还是问题吗?

下一站:雪山

这里做一个队友招募,疫情结束后,我将去爬一次雪山,初步定为四姑娘山的大峰。当然这次是入门级的,也就是谁都能爬上去的,时间也相对比较短,3天就可以回来。据说天不亮就开始爬,上山顶就能看到太阳升起和日照金山。定会让你刷爆朋友圈。

如果有人想和我一起组队,给我留言吧,让我们一起挑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