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下足“绣花”功 丨德州市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催开群众生活“幸福”花

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来抓,以“绣花”功夫做细脱贫攻坚,以帮扶实效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奋力夺取街道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渤海路街道刘南纯村的刘志强现在烟台大学读大三,成绩优异的他正在准备考研。而在2017年,也就是他参加高考的那一年,家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险些让他的大学梦破灭。

渤海路街道刘南纯村刘志强说,“2017年2月,一开始我妈不告诉我。”

刘志强的父亲刘义祥患病前是一名建筑工人,他的收入是一家人所有的经济来源。刘志强和妹妹的学费、生活费都需要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来负担。

渤海路街道刘南纯村刘义祥说,“顶梁柱不行了,不但不挣钱,还得花钱,到时得吃药。”

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随着刘义祥病倒更加困难。患有大脑炎后遗症的妈妈不得不外出打零工挣钱,刘志强和妹妹也面临辍学的境地。在了解到刘义祥一家的情况后,渤海路街道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低保、医疗费用减免、“三帮一”等一系列帮扶政策。

渤海路街道刘南纯村刘义祥介绍说,“项目分红有钱,给我办的残疾证,有低保,这个都有钱,再就是孩子学习方面有这个助学金。大的一年给6000,小的上初中一年给3000元。”

渤海路街道刘南纯村刘志强,“政府、学校方面给予我们特别大的帮助,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的话,起码生活费这方面都很困难,可能挺不过来。”

李云曲村贫困群众王海方患尿毒症多年,一周三次的透析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房子倒塌也无力修缮。街道在将其纳入低保、落实健康扶贫等各项政策的同时,还帮助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村委会帮助他们垫付建房费用,及时建起了新房。渤海路街道李云曲村张瑞兰感激地说,“托你们的福、托共产党的福,要不俺就没有家了。”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渤海路街道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来抓,研究政策、吃透政策,摸底排查、做实做细。街道干部分片包干,每周定期入户调查,周汇报、月总结,分门别类、精准施治,以“绣花”工夫抓脱贫攻坚,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街道多次开展孝善扶贫、爱心助学活动,共有347名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的子女(或近亲属)为其缴纳了赡养费;

动员辖区党员群众、爱心人士,共募集扶贫助学基金114万余元。以基金方式入股惠丰公司,159户293名贫困人口参与扶贫项目分红。

截至2018年底,渤海路街道653户1364 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渤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威介绍道,“2020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一定继续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现有标准不动摇,做到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记者:张彬 刘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