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骑行历程14

各位客官,上次说到夜宿旬阳坝。我不得不向大家说声对不起了:我记错了,那晚住宿不是在旬阳坝而是在火地塘。

因为住宿火地塘,发生许多故事,我必须把它记下来,可是我当时把火地塘这个地名忘了。昨天在寻找下一个宿营地时,把谷歌地图放大,发现了火地塘,并发现旬阳坝离火地塘很近,我不可能在旬阳坝住完了骑行那么近的距离又住宿。所以我认为我没有在旬阳坝住宿,我也确实没在旬阳坝住宿。哎,都是时间长和年龄大惹的祸。

好吧,就从夜宿火地塘说起吧。

有地图的朋友可以打开看看,210国道从秦岭顶往南就是一路的下坡,过广货街、兴隆街、田坝、江口镇,在花屋坪的大堰沟口,一改基本往南的走向,往西南走了,同时也又开始上坡了。

过了旬阳坝,虽然坡度小了,但也起起伏伏,到火地塘前边,又是一拨大上坡,之后就是惬意的下坡。这时,天快黑了,下了很长的坡,路上也没有行人,没有车,经常看到的鸟儿也已归巢,两边的山上只有苍翠的森林,公路左侧的河道里,有哗哗流淌的小溪。这时,住宿成为首要问题。

正考虑着,看见路的右边的水渠旁,有一个老太太在洗肉,不是一斤两斤那样的小块的肉,是大概有二十或者三十斤那样的一大块肉。我刹车,停车,试着问老太太,你们家有住的地方吗?老太太看了我十几秒钟,回答:有,并指着公路对面的房子说在二楼。我很高兴,我这人出门不讲究,能睡觉就行。我又问能不能放车(以前我记得又一次放车又收了我5块钱),她说车放一楼,不要钱。我又问晚上能不能做点面条什么的,她说可以。哈哈,这还说什么,就这里了,并协商:住10元,面条10元。

先放车。老太太领我过马路,走到搭着锁扣的门前,打开门,我愣住了,我看到了两幅棺木,都刷着黑漆,木料很厚。老太太说这是她们老两口的寿材。我虽然心有不快,但看看天色已晚,也就凑合住吧。

晚饭是老太太给我下的面条。她下的面条和河南下的面条不一样。河南人一般吃炝锅面。先炒肉丝,或者炒鸡蛋,好了再加水,烧开,下面条,熟了就开吃。老太太是同时烧两个锅,一个锅里下面条另一个锅专门做汤,汤做好了倒到碗里,再把煮好的面条捞到放汤的碗里。这样的面条我还是第一次吃,很好吃。

吃饭的时候,我和老太太聊了起来。老太太说这里以前是林场,有很多人,专门伐木,后来不让伐木了,又开始植树,树植的差不多了,人都走了,这个地方就他们剩下老两口了,老头子还是这一片的护林员。老头子年轻时伐木不惜力气,吃大亏了,现在一身的病,家里内内外外就靠她一个人。

老太太和我聊着,老先生时不时的看看我,一言不发,只是抽烟,抽很劣质的烟,直呛鼻子。

吃过饭,老太太又给我烧了洗脚水,我提到二楼擦了一下身子,洗了脚,脱衣睡觉。

我睡的床,不是床,是几块不厚的木板随便铺在两条凳子上,一翻身,这块下去,那块上来,好在被子还算干净。前半夜基本没有睡着,后半夜好不容易睡着了,满屋跑的老鼠又把我吵醒了,它们在打架,有的慌不择路甚至从我的脸上跑过。这样闹腾了一晚上,早上起来,提着暖水壶下楼,老太太见我下来,她伸手接过水壶,但没有拿好,一个水壶掉地上了,壶胆碎了。她看着我,我赶紧说,是你没拿好,不怪我。老太太说:你一个出门人,跟我一个老太太计较什么。我还真是心存不忍:那你说多少钱,她说10块,得,又是10块。我说你家楼上老鼠真多,她反问谁家没有老鼠,我无言以对。

现在想起来那天晚上的经历还是历历在目,心里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也不知道现在老两口怎么样了。不过我想,生活越来越好,时间也才过去八年,那里又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老两口处在那样的与世无争的世界,应该能够长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