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園林---明月如霜,清景無限,樓臺煙波籠春深


時光流淌如斯,

而唯有那些沉澱於底的古典風華,

才能醞釀出這份絕美詩意,

如美酒般愈久愈醇,愈陳愈香......



武王封郜,伯樂相馬,

當先人鐘鼎對月,曾冉會文的時候,

他們可能不會想到,

這一片煙波浩淼的北方土地上,

將再現往日的芳華。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平湖有鏡波,樓臺先得月,煙波籠春深。

成就一闕絕美宋詞!

明淨素樸中蘊含著極度的高雅與精緻。



形制與形式


一切都恰到好處,不濃烈,

像一卷素帛畫,不華麗,

卻有著大美無言的質樸和色澤。

在桂語江南,一方四合,前區為主入口。

區域主要包含了示範區、

兩側連廊和端部歇山半亭以及駐客亭,

示範區為四開間大體量歇山建築,附帶兩側耳房。



歇山頂

歇山頂又稱九脊頂,代表了九五至尊,

所以歇山頂是民間房屋最高等級,

代表了對業主無限的尊崇,

耳房建築與兩側連廊相連,

並通過歇山半亭作為連廊收尾,

留戀處讓人仿入故里原鄉。



整體佈置採用中軸對稱佈局,

在整體空間上強調進入的莊重氛圍,

營造歸家的儀式感,

幽深的空間層層遞進,

逐步走向審美成熟和圓滿,有著獨特的中國式通透和豐盈,

蘊藏著中國人審美情趣及尊貴儀式感。



加入木雕、石雕、磚雕等傳統意義上的經典符號,

使其更加貼近於建築園林文化的內涵,

從而構建具有獨特文化意蘊的地域產品,

更有一種風煙俱靜的美好,

體會到蘊含於天地蒼穹之間的無言大美。


細節與禮節


屋面

屋頂乃中國古建築中最具特色之所在,

其去直用曲,

造型多變,或莊重,或輕盈,

歷來為中外建築界所推崇。



攢尖頂

攢尖頂為主的駐客亭,

承載著喜迎親朋的欣喜與尊敬之意.



屋脊

前後屋面合角於脊桁之上,合角處築攀脊,

於攀脊之上築屋脊,稱為正脊。

正脊一般有三部分組成,

即脊頭、脊身、脊座。

其中脊頭的形式又分甘蔗脊、紋頭脊、哺雞脊等,

材質則主要選擇青瓦材質。



戧角

戧角在很好地解決了屋面排水問題的同時,

也使得整體建築顯得輕盈,

戧角起翹較高,

更顯房屋振翅欲飛之感。



垛頭

垛頭位於垛頭牆之上部,

其作用除了裝飾外,

主要是逐步挑出之承屋面的簷口部分。



拋枋

多用於圍牆部位,

由線腳磚、側磚、三飛磚組成。



博風

建築山牆兩側,

從山牆頂部,

延兩側山牆垂脊向下,

起到裝飾山牆面作用。



鼓磴磉石

位於亭廊或主體建築木柱下方,

與地面鎖口相接的一類重要構件。

柱下常設鼓磴,鼓磴或方或園,

有花者施淺雕,素者光平,

承鼓磴之方石稱為磉石。



坐檻

位於廊柱間之半牆,其上不裝半窗,而裝坐檻者。

在前場入口連廊的兩側半亭處設置了坐檻,

一方面滿足休息之用,

其次在立面上也使建築看起來富有層次。



木枋

位於桁條之下,連接廊柱之間,

通常會結合靈禽瑞獸等精美雕花,

寓意吉祥,呈現出了異常濃郁的東方情調。



花板、插角

安裝於木枋下方的建築構件,

通常雙面施以雕刻,

增強整體的觀賞性。



吳王靠

位於坐檻半牆之上,

供人憑坐倚靠、休憩,

其優雅曼妙的曲線設計合乎人體輪廓,

更勾起了妝樓瞭望、憑欄寄意的情思。



將經典融入生活,

隱隱形,迢迢意,

傳統的古建園林別墅平添了許多無窮的意蘊,

煙靄縹緲朦朧,充滿了詩意,

數不盡意境美,豐富了中國人情感歸宿,

帶著幽幽的思鄉之心及戀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