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获6项金马奖提名电影,展现都市女性生活的爱与痛!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在国内的影视剧中,“师生恋”是触碰红线的题材,尽管现实中存在,但有经验的创作者们绝对不会想要去故意触碰此类禁忌,除非作品打从一开始就没考虑盈利与大范围上映。

但好在,华语电影还有不少其他地区,也多亏了这些地区,我们依然可以增加对华语电影的期待以及一些多元化的审视。(当然,对国内电影我也仍然抱有期待,如果限制再少一些的话。)

来自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热带雨》,则将整个故事的落脚点放在了“师生恋”上,但又有一些奇怪。


如果说这就是一部师生恋电影,恐怕不能算,师生恋好像不是重点;如果说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应该是,但电影里面又有不少其他层面的表达,仿佛是借一位女性在另有所指。

电影胜在沉稳、细腻、克制,但弱在表达过多过琐碎,无论是对于中文在新加坡的失落、武术的喜爱与缅怀还是政治的一些态度上,或许,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内容也是加分项,可以让电影更具内涵,但个人看来,支线内容过多必然会弱化主要表达。


无论如何,虽然看起来时属于有点“闷”的电影,却展现出了不卑不亢的平和气质与个人思考,假以时日,相信导演会继续给华语电影带来新的惊喜与力量。

琐碎日常与表达


电影花去不少篇幅进入到了女主角阿玲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琐碎日常的展现,由此我们知道了关于这位女性的一系列信息。

马来西亚籍,工作在新加坡,是一位在学校里不被重视的华语课老师;和丈夫结婚多年,却始终没有怀孕,但对此十分渴望,定期打排卵针去医院检查,仍然无果;时常接济母亲和弟弟;有一个需要照顾的瘫痪的公公,她在他身上花去了不少精力和金钱;丈夫出轨,她看在眼里,却隐忍不发……

电影十分耐心地展现了一位处于弱势的女性,无论是工作、家庭还是情感,亦可理解为电影构造了一位几乎完美的“受害人”,她温柔善良,永远不会与人撕破脸,即便有情绪上的波动也不会示人,选择自行消化。

而在展现的过程中,导演又夹带了许多琐碎表达,比如,中文在新加坡的不受重视,即便是普通学生也不把华语老师放在眼里;对中国武术的喜爱,让男主角郭伟伦练习武术,以及让公公看旧时的武侠片;一些政治表达,播放马来西亚暴乱的新闻,母亲让阿玲尽快改换国籍……


种种一切都让人有些喘不过气,因为给我们形成的印象是,表面上这位女性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但她所承载的琐碎和表达还是非常多,并且略有沉重,活在了现代的新加坡,在内在里依然保守传统。

师生恋

就是这样一位保守传统的女性,竟然会陷入到不伦的恋情中去,因此想来也有些突兀,尤其是在郭伟伦家中的那一场戏,令人猝不及防。

不过也能看到导演是给出了明显的铺垫,两场吃榴莲的戏,让这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了明显的递进,但这样的递进在表达力度似乎还不够。


一个是被困在无形压抑中的女老师,一个是父母不在家的青春期男孩,但两人又都处于矛盾之中。

一方面能隐约感觉到女老师的欲望,另一方面,她也非常理智地想极力斩断这段关系。

而男孩郭伟伦呢,一方面鲁莽冲动热血,另一方面又缺乏经验,遇事退缩,而我们也大可猜测,这是家长失位的缘故,没有成熟的人站出来教导他应该怎么做,无论是面对女性还是青春期。


因此,这段师生恋注定无下文,在一场大雨中就此终结。

女性主义

随着女权主义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也呈现到了观众面前,比如在韩国饱受男性抵制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我仍然觉得,拍好女性电影绝非易事,创作者尤其应该保持一颗玲珑心,不仅仅再是了解电影了解观众,同时也要足够细腻,足够了解女性,了解所处的社会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真诚表达和反映。

导演陈哲艺


《热带雨》的整体电影气质堪称上乘,既反映了部分女性在日常生活所遭遇的情况,电影情绪上也足够克制,不夸张不矫饰,没有为了戏剧矛盾而刻意制造冲突,女主角也基本可以代表电影,温柔又坚强,面对生活不卑不亢,称本片为女性主义电影,倒不如说是关于现代城市人的电影,一部关于独立个体展现的电影。


-END-


打开今日头条app,搜索“热带雨”,获得更多电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