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后继无人”困境,企业“痛失”昔日辉煌

企业传承

生养成藏,不可干逆

2019年,一年的时间,日本共有4000多家企业被收购,打破了从1986年以来被收购的最高纪录,而这其中大部分企业都是因为无人继承而被收购。

在全球家族企业史上,成功传承从来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数据表明,真正从一代传到二代的家族企业不到 20%,有 70% 的家族企业没能传到下一代,88% 的没能传到第三代。而今天,这些数据将更加的缩小。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变成了世界上新富豪诞生最快的地方之一,40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一批极成功的企业家群体,然而40年后,问题来了,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人类有限的精力和生命周期。

谁都想长生不老,谁都想江山永固,但南屏会响起晚钟,谁也抵不住“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时间!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也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遗憾......开疆拓土的第一代创始人正在慢慢老去。

中国一半以上家族企业后继乏人,企业的创始人们都逐渐直面企业和财富的传承问题。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就像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可是一旦所托非人,就可能意味着整个家族多年打拼所积累的财富面临风险。

“无人继承”这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为公司选择和培养继承者,并与下一届管理层完成顺利交接,已刻不容缓。

企业传承,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乃至永恒发展的百年大计, 薪火传递需要从一开始就选好及培养好接班人。所以,每个创始人都应该及早认真考虑企业的传承之道。

实现企业的传承有哪些方法呢?

一、提前安排二代学习,逐渐接手管理企业;

二、实施股权激励,筛选和培养接班管理团队;

三、搭建合伙人制度,从合伙人中筛选接班人;

四、通过信托制度来实现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与收益权的分离,完成传承。

选择哪种方式来完成企业的传承,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企业家需要做到:因时而立,因势而为,成事之道,在于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防止“失败接班”的出现。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接班人处理不好的朝代,往往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导致国家衰落和灭亡。秦帝国二世而亡。当然与残暴统治有关,但又何尝不是接班人问题没处理好的缘故呢!根据史书记载,扶苏崇尚仁爱治天下的儒家思想,他上位后必用温和政策缓和社会矛盾,这样秦帝国或许会活得更久一些。

遗憾的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容假设。现代企业也是如此,哪怕再大的企业,如果接班人问题没搞好,就会造成釜底抽薪的坍塌情景。

平稳交棒,则企业兴,传承失败,则企业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