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三绝”之将乐擂茶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乐擂茶”条目中写道:“擂茶一种。流传于福建将乐一带……茶色乳白,初饮口舌生津,齿颊留香;二口深饮,气爽神清,五内透畅。如在主要原料中变换配料,可做出多种口味。”

有文字记载,擂茶的形成往往与治疗疾病有关,最早发端于我国东汉末期三国时代。相传,蜀国将领张飞一次率军南征,驻扎在湖南常德桃花源鸟头村一带。此时恰遇该地流传瘟疫,蜀军将士被染病大半,蜀将束手无策,焦躁万分。危急关头,深山处有位老妪成为救命恩人,她擂制了由茶叶、芝麻、草药为原料的三生汤,让将士们冲服,竟然神奇般治好了他们的病。当地居民见状,竞相饮用,遂成习俗,沿袭至今。另有拟似神话的传说,故事也发生在湖南离桃花源不远的桃江一带。有位长须白发的老者路过一座凉亭,看见亭内瘫卧的一个男丁,双目紧闭不醒,身上长满疱疮,流脓不止。老者端详片刻,解开随身背带的包袱,取出一个有内齿纹路的瓦钵,并把几样东西置于钵底,用一木杖擂磨,呼唤围观民众舀来桃江溪水,倾倒钵内,钵中混合物液体顿时呈现乳白色。老者捧着汤水,一半洒遍病人疱疮处,另一半灌进他的腹内。待不到半个时辰,病人毫无痛苦奇迹般地坐起。人们寻找老者却已不知去向,只留下包袱和钵、杖。打开包袱,但见其中装的尽是芝麻、绿豆、花生、生姜和茶叶。老者擂制的汤水,被后人称为“擂茶”,当地村民如法泡制,迅速流传,并成为待客佳品。

将乐擂茶制作技艺200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将乐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擂茶)之乡。

将乐县位于福建西北部,是客家擂茶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醇香擂茶

制作擂茶,用的是特制厚实陶钵,内壁有辐射波纹。擂制开始,先将备好洗净的茶叶、芝麻、陈皮或花生等辅料放入擂钵,接着双手紧握擂棍,快速在擂钵内侧旋转,把各种辅料擂成糊状。初擂后进入细擂,不断加少量凉开水。茶料擂成浆状,便可冲泡热开水。冲泡热开水时要注意控制好水温,水温太高容易使混合物过快凝固,太低则茶料冲不熟,留有生味。一般控制在90至95℃,这样冲泡的擂茶才能做到“水乳交融”。最后一道工序,用笊篱滤去料渣,把擂茶倒入壶中,斟入茶碗,即可敬奉宾客。据介绍,那把擂棍也颇有讲究,不是随便什么木头都可使用,一般要用油茶树、勾藤或山苍子树等可食木制成。初始,擂棍长约70厘米,擂的次数多了,擂棍逐渐变短,消耗的擂棍物质会溶入擂茶中,因此非可食木不能当擂棍使用。

在将乐,人们钟情擂茶,擂茶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