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大逃脱》,我为啥爱看大神版?

芒果的《密室大逃脱》播出已经接近尾声了,豆瓣评分6.2分,这个分数在二季度新播出的综艺中并不显眼,和芒果此前同样是悬疑推理类的《明星大侦探》相比,也有不小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密室大逃脱》还有一个衍生节目《密室大逃脱大神版》,邀请几位网络红人在正式版节目录制前对游戏进行测评。这些网络红人或者是比较有名的游戏主播或者是高颜值的高校“学霸”,总之被冠以“高智商”的人设。大神版在明星版之后播出,时长基本是明星版的一半,且属于VIP专享。没想到,十几期看下来,高颜值强综艺效果的明星版并没有吸引我,大神版反而真香了。

《密室大逃脱》明星版

1. 综艺需要有综艺的调性

某一部综艺都有自己的主线或者调性,能让观众在这个综艺播出过程中,对于综艺的整体内容有合理的预期和把握,这样才可以形成稳定的观众群并能够在观众中口碑发酵。比如《妻子的浪漫旅行》,就是展现已婚女性之间通过旅行交流各自的婚姻家庭生活,观众预期看到的就是秀恩爱、夫妻相处之道以及女明星美美的穿搭和爱用品。《极限挑战》、《奔跑吧》就属于明星竞技类综艺,在此类综艺中观众预期看到的是明星之间的斗智斗勇,此时再以夫妻、情侣秀恩爱为卖点就显得不合时宜,比如在《奔跑吧》中anglebaby和黄晓明、邓超和孙俪等情侣或夫妻的互动就显得尴尬而多余。《向往的生活》作为生活观察类节目,越贴近生活细节的地方越吸引观众,这就是为什么观众更喜欢看劈柴而不喜欢看玩了无数遍的黑魔法游戏。

《密室大逃脱》定位为实景解密体验秀,悬疑、烧脑应该为节目的底色。但是明星版并未营造出更多的悬疑和烧脑的气氛,加之没有故事情节的牵引,整个节目是松散的、缺乏标示性的。仟羽此前抱着对某几位嘉宾的巨大好感打开了明星版的第一期,本来以为是一个明星纷纷PK脑力,立高智商人设的节目,或者类似《明星大侦探》在探案过程中穿插各种故事情节和复杂的爱恨情仇。但是仟羽看到的是,为什么他们在比拼吃辣椒,为什么只有那么一两个人执着于找钥匙,其他人都在干嘛?唱歌?尬舞?看起来是要逃出去的样子吗?带着满脸问号,仟羽只能默默关掉了视频。当然这可能也是在节目环节设置上难以对嘉宾进行引导,而类似的节目《明星大侦探》可以通过现场搜证、集中推理、一对一等环节的设置来对嘉宾的行为进行引导,不会出现在一个环节停留几个小时的情况。

但是,当我们看到大神版的时候,仿佛是看到了另外一个节目,一个更贴近观众对综艺名称预期的节目。各位嘉宾能够在进入密室后迅速进入角色,以寻找出口及打开出口的线索为主线,并且能够迅速形成分工。观众终于在大神版的节目流程中了解到密室大逃脱这个游戏的全貌。和大神版相比,明星版的调性不够鲜明而错过了吸引目标观众的最佳时间。

《密室大逃脱》大神版

2. 综艺效果并非综艺的全部

综艺效果在真人秀中往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个明星具有综艺效果,那么这个明星在综艺中就会获得更多的镜头,也往往给节目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和讨论度。比如贾玲的“万能CP体质”,罗志祥的“鹅鹅鹅”笑声和经典造型“朱碧石”,在轻松搞笑之余并不显得用力过猛。但是综艺效果只是对主线的点缀,在完成主线叙事的基础上使得整个节目更轻松更流畅。

在《密室大逃脱》明星版,至少在前几期明星们对于综艺效果的追求过于强烈,而忽视了节目的主线,让人感觉到明星嘉宾之间没有什么分工而是为了争取镜头而自顾自拗综艺效果。除第一期的吃辣椒外,在废弃学校一期中寻找标本图片的过程中突然开始唱抖音神曲,并且每人一遍,在微机室里突然开始分吃方便面……当然在后期团队成员越来越熟悉,对于节目流程的把控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些毫无意义的桥段出现次数逐渐变少。

类似节目《明星大侦探》中涌现出很多经典的桥段和“金句”,里面出现的“NZND”组合甚至有了“团粉”和“唯粉”。《明星大侦探》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情节具有浓厚的悬疑、推理色彩,节目调性鲜明,而嘉宾的段子、抛梗接梗是伴随节目的推进自然发生的,自然成为当期节目的一个记忆点。观众记住某一金句的同时记住了当时的场景、当期的节目内容

初看大神版时担心因为嘉宾基本都为素人,欠缺综艺效果。但其实看过多期节目后发现,只要节目节奏紧凑,综艺效果真的只是锦上添花。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寻找解题思路已经足够吸引人,如果其中增加一些跟NPC的互动,综艺效果会更好。嘉宾在寻找线索中的脑洞大开或者高能操作,比如在拳击馆中铺设电路板的快速操作等成为节目的亮点。

3. 团队配置的合理性

在大神版的团队配置中,有十分熟悉密室大逃脱游戏套路的少帮主、JY,也有各类专业知识过硬的学霸型嘉宾火树、文韬、蒲熠星、唐九洲,还有综艺效果很好、善于调节气氛的邵明明。在节目开始的第一期就都迅速找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保证了通关流程的顺利进行并且不至于过于沉闷而没有互相间的沟通交流。各位成员在分工打配合的同时,也会互cue以增强综艺效果,比如邵明明为自己设立的人设是调节气氛、不善于脑力劳动的人,在节目中积极参与“体力劳动”并且吐槽自己“这种不用动脑的工作最适合我”,碰到比较简单的解谜题,“智商担当组”还会现场辅导邵明明解题。

而在明星版节目中,团队分工并不明显,尽管有队长,但是队长似乎并不是统筹全局发挥每个人优势的存在,而是一个身先士卒的存在。10期节目下来,邓伦的力量者人设、魏大勋的大胆人设、Justin的胆大聪明人设大概立住了,但是两位女嘉宾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并不明显,团队并没有诞生领导者的角色。

总之,大神版的《密室大逃脱》让仟羽更多领会到了这个游戏的魅力,仟羽现在已经习惯先看大神版,再看明星版,寻找两版在道具设置、解密方法上的不同成为另外一个观看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