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岁的徐锦江狂虐儿子,网友却一致称赞:这才真正的好爸爸

最近有个日常“虐娃”的“恶爸”频频登上热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恶爸”却因此收获“儿媳妇”无数。

无数姑娘哭着喊着要嫁给他儿子,家有两个女儿的辣麻麻也是很想得到这样一位贤婿呀。

热心、真诚、幽默、善良、温暖、阳光,他值得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没错,我说的就是把爸爸徐锦江宠成公主的暖男徐菲。

节目一开始辣麻麻就被这个 19 岁的小男孩深深吸引了。

“这么温柔绅士的孩子,一定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长大的吧?”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带着疑问我追完了几期节目,还对这个神秘家庭的开展了“扒皮”行动,最终结论:

这个内心温暖的孩子,确实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而爸爸的陪伴更是让他的优秀源头。

1

“粘人巨婴”的背后

是对延长陪伴的坚持

身高 1 米 85,身材壮硕,威风凛凛的“金毛狮王”徐锦江,在生活中却是个“不能自理”的“小公主”,煮鸡蛋不插电源,冰箱门一次次忘记关……

能肆无忌惮的成为“巨婴”,是因为他有个“全能妈妈型的儿子”。

早餐、中餐吃什么,外卖怎么拿,电影怎么放,统统都找儿子,吃块饼嫌大,都要儿子徐菲掰下来送到嘴里。

但就算是一天 8 遍“连环夺命 call”徐菲也没有丝毫不耐烦,而是一次次温柔认真解答,实力宠爹。

在旅途中,每当徐锦江遇到挫折产生挫败心理时他都会第一时间给予安慰:

“慢慢来,这种事情不能着急”

“你看我的”

“没关系,有我呢,多大点事”

“很简单的”

“相信我会弄好的”

“没关系的事情”

“别担心了,这个事就是不能着急,很磨人耐心的”

这简直就是男友力爆棚的回答,暖爆了。

身为一个 58 岁的七尺男儿竟如此“粘人”,徐锦江这个爸爸不害臊吗?

徐锦江说他是故意的。

他故意烦儿子,只是为了增进与儿子的感情,延长两人在一起的时光。

徐菲小的时候,徐锦江忙于拍戏,和儿子都是聚少离多,不能做到好好照顾儿子。

有一次儿子生病,人家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去打针,但是徐菲没有,当护士来给他打针的时候,徐菲告诉护士说,他其实是有爸爸妈妈的。

身为父亲的徐锦江听说后很心酸,觉得还是要好好陪伴孩子成长。所以慢慢的徐锦江放下演艺圈的工作,回归家庭。

徐菲今天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与徐锦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徐菲对人绅士,有礼,是因为徐锦江也是如此,徐菲对徐锦江温柔有耐心,是因为自己年幼时父亲也是这样对自己的。

在一期《康熙来了》节目里,小 S 问徐锦江的妻子,徐锦江在家会不会很凶。

徐太太说他一点都不凶,对待孩子非常细心,温柔,比如孩子哄睡,孩子会到处乱爬,徐锦江会抱住孩子,好好地把他抱回来,从来不会像她那样粗鲁的把孩子拽回来,他也从来不打孩子。

答应孩子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做到。比如说让孩子乖乖的,一会儿去给他买书,即使再晚,他也会去给孩子买书回来。

徐锦江日常微博也是大型育儿现场。

他告诉大家父亲才是孩子最好的领路人。

他鼓励孩子一步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愿意尊重儿子,理解儿子

他告诉儿子,即使善良也一定要略带锋芒。

温柔的父亲,收获贴心的儿子。真正的父爱从来不是一座大山,而是一条潺潺流水,慢慢流进孩子心里,滋润他的心田,陪伴他慢慢成长。

2

“为什么我一个亲生父亲,

倒显得像一个局外人?”

徐锦江与儿子的父子之情令人羡慕,而节目中的另外一对父女,信与女儿小丸子却相处的不大和谐,同框镜头总有丝丝尴尬,“肉眼可见”的隔阂。

信是位忙碌的单亲爸爸,也是典型的缺失型父亲。

小丸子从小就在奶奶身边长大,信与小丸子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几乎每次出去开完一圈演唱会回来,小丸子就长大了一圈,所以我们两个人之间也是没什么共同话题和兴趣爱好。”

别人家的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是前世小情人,到了小丸子这里,“不熟”。

这次信携手女儿参加《一路成长》的目的,就是为了缓和父女间的关系。

节目里,只要有游戏或者任务的时候,总是能看见苏见信在努力“讨好”女儿小丸子。甚至不惜扮演起“土拨鼠”,还不断“卖萌”,为的只是能博女儿小丸子一笑,但小丸子却总是冷淡回应。

他一直以为女儿就是这么“酷”,直到看见女儿与徐菲独处时的状态才猛然发现小丸子竟然也有如此活泼的一面,在门外想进又不敢进的样子,令人心酸。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爸爸们总是以工作繁忙为理由,一次次的错过孩子成长的美好时光,直到孩子成年后,才突然发现他最需要你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就像徐锦江说的:“成年就意味着长大,长大就意味着离开你”。

3

“爸爸是最没用的育儿产品?”

不,爸爸很重要!

有人说“爸爸是最没用的育儿产品”,我想很多妈妈都有同感,有一位网友甚至笑说:

都说“父爱如山”,真的是座山,很多爸爸除了贡献个精子,其他时候就像个外人,怎么搬都搬不动他来帮忙教育孩子。

数据显示 55.8% 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亲,父亲陪伴较多或父母陪伴一样多的家庭仅占 12.6% 和 16.5%。

社情如此,很多妈妈也默认了,教育是女人的事,虽然有所抱怨,却还是默认了“丧偶式”育儿。

但“丧偶式”育儿真的是又伤孩子又伤家庭,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妈妈无法替代的作用。

美国《父母》杂志这样总结父亲的独特之处:

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父亲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父亲对孩子的约束更多;父亲使孩子更社会化,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父亲支持妻子;父亲更会帮助孩子发挥潜能。

爸爸妈妈因为性别不同,所以教养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母亲大部分趋向感性,父亲趋向理性。

孩子在人生的前十几年里,爸爸妈妈是幼儿期孩子们主要的模仿对象,同时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参与者。男孩会学爸爸刮胡子,女孩会偷偷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学着妈妈化妆捣腾自己的小脸蛋。

这时候如果父爱缺失,那孩子们自然全都模仿学习妈妈,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分化性别意识,很多性格腼腆软弱的男孩,都出生于这种家庭,而没有父亲护佑的女孩也有可能变得强势偏执。

美国爱家协会的资深讲员GlennT.Stanton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

相对于由母亲单方面教育的孩子来说,有父亲参与教育的孩子,他们的发展要好 50%。

还记得诗词才女武亦姝吗?

当年,武亦姝是以垫底成绩考入的兰生复旦,说到武亦姝的“逆袭”,校长着重提到了她的家庭氛围。

她爸爸每天 4:30 以后就不用手机的,专心陪两个孩子。

日复一日地高质量、高度自律的陪伴,也难怪能带着女儿逆袭,一举成名。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国藩的父亲、著名作家刘墉等等,他们子女的成功也都离不开父亲的陪伴。

被誉为“博士之父”的蔡笑晚,大学没有毕业,却养育了 6 个博士孩子,媒体问他育儿秘诀时,他说:

没什么,我只是把父亲当成我的事业,用心对待罢了。

陪伴不仅仅只是花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或者只是辅导作业,父亲能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有很多很多。

4

合作式育儿,

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男主内女主外的“分工式育儿”早已 OUT,现在哪个职场妈妈不是又捞金又带娃,而且大部分妈妈的吸金能力并不比男人差。

女儿又要辛苦赚钱,又要陪伴孩子、操持家务,而男人只需要负责赚钱然后回家当大爷就好,这样不平衡的分工很容易让一个家庭也失去平衡所以合作式育儿才是最适合当今社会的育儿方式。

从一项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在双亲共同关系照顾下成长的孩子在行为适应、活动、兴趣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假性单亲家庭”。

母亲交予孩子感性思维,陪伴孩子唱歌学习,父亲引导孩子自信勇敢,陪伴孩子冒险运动,根据自己的特长给予孩子不一样的教育,当然前提是教育宗旨要一致。

有了孩子后,整个家庭的重心都会自然的变成孩子,大部分母亲更是将孩子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丈夫,合作式育儿恰恰是让夫妻关系变亲密的方法,可以在育儿过程中收获携手作战和孩子斗智斗勇的甜蜜。

如果爸爸们能融入孩子的成长中,辣麻麻相信爸爸一定会做出改变,不平衡的家庭关系也会走向美好。

颜如晶曾经在《奇葩说》里的一番话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孩子的人生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 1 集到第 20 集,他会慢慢地变。连续剧你不看,我们可以补,但是我们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1 到 20 岁你不看的话,你就永远看不了了。”

爸爸们,不要让一时的偷懒成为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