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个字毁掉一部电影,有趣的答案都在这里

4月28日微博上发起了一场关于“加一个字毁掉一部电影”的话题讨论,讨论热度如股市疯牛一般,一度飙升,只差涨停。

(1)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点开了榜单页面,看着各种答案铺面而来,脑洞大开的答案个个被置顶,而且获得高频点赞。讲真,那一刻,感觉这个话题有趣无比,是它引领我们思考,是它引领我们于无趣重复的工作、生活中寻找有趣,更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思维的巨大差异。

或许有人认为这根本无关思维,只是有人天生具备搞笑基因罢了。对此,我不以为然。在点开话题页面之前,我把话题抛在一个社群,社群人数蛮多,参与者也兴致高昂,但给出答案的都如我一般,虽然没有背题,但也看不到亮点。

大家的思维方式如出一撤,都是在某电影名字前或后加一个字,完全没有人考虑在中间加字效果,如:泰坦尼克限号、上海摆滩,更没有考虑多音字使用效果,如:水浒传销。

即便抛开答案的趣味性,就思维方式而言,在对比中,不难发现,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固化思维状态之中,正是因为这种固化思维的影响,又让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很多趣味,甚至走进工作的死胡同。


(2)

举个例子。英子是某公司财务人员,公司内部打款审批单需要领导签字,但因领导签字栏在上,打款金额栏紧挨着在下。有段时间,领导签字时,总是将自己的大名签过头,以致于发生两次打款错误,最严重的一次是多给供应商打款10000元。因为签字时竖拉得太长,以至于原本1100的打款金额看上去变成了11100,发生了英子工作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作失误,这让英子很是自责。

但好在结果喜人,经过多次交涉沟通,供应商答应了原路退款。虽然问题看上去解决了,但英子仍然心有戚戚然,工作中总伴着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焦虑,以至于她经常自我怀疑,强迫症特质日渐凸显。

后来,在季度会议中,这个问题再度被提及,英子建议申请人把打款金额的大写写上,以备她打款时参考。签字领导也考虑自己以后签字时需要中规中矩。

显而易见,那次的讨论,大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仍然都停留在固化思维状态之中,这种隔靴挠痒的方案,看上去貌似可以解决问题,但解决的本质都停留在走心层面,而非彻底规避错误的发生。

这就如同将一个扫把放在大门口,大家都想着侧身走过,尽量不去碰倒它,而不是考虑将扫把放到其他位置,使其彻底影响不到大家的出行。其实我们即便再努力侧身,也有身体偶尔失衡的时候,更何况如今的胖子也确实不少,努力做到不碰到扫把,真的很难。

意识到这一点后,英子找出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表格的设计不合理,于是她将打款审批单表格进行了微调,把打款金额栏挪至领导签字栏的上方,而且隔了三行,让这两项遥遥相望,这一调整,大家瞬间豁然开朗。事实证明,那样的错误的确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


(3)

很多时候,我们被固化思维所控制,只是我们意识不到。用句哲学一点的话说: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而这种局面的形成,往往使得大家在看待问题时,留于表面,看不到本质。

问题久久都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所涉及之人,大家都时常感觉,事情虽然跟自己有关,但却不全归咎于自己。所以,就有委屈的存在,就有甩锅的发生,这是很多职场人都踩过的深坑。

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脱离固化思维的控制,多多阅读人物故事类书籍,从阅读中领略他人的不同思维;多看充满变化的东西,引导自己参与主动性思考。

如果你有一颗别致的心,当用心去观察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思维有弹性的人。余生,愿你能做一个有趣的人,也愿你能与有趣之人比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