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佗城—秦朝岭南四大古邑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


佗城, 原称龙川城, 是秦朝岭南四大古邑唯 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由于这里长期为县、州治所,因此文物荟萃,保留有80多处古迹和古建筑,有越王井、越王庙、越王故居、衙前古狮、孔庙(学宫)、正相塔、正相寺、苏堤、考棚等。佗城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的美誉。



龙川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龙川县,是中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旧治龙川城,自秦至民国,为县或州治所,南汉移循州治于此,州县并存达四百余年,为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素有岭南古城之称。


佗城镇既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发迹之地,又是秦代中原文化南下与百越文化交流的结合地,而且也是千百年来东江中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同时又是五代南汉至明初循州治所。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佗城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文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置龙川县,赵佗为令,属南海郡。龙川得名缘由,一曰博罗之东乡(古龙川)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一曰龙潭自嶅山分注会于川,故名龙川。其时龙川县地辽阔,包括今之粤东大部分地区。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龙川为南越国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