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区”的广州,小酒馆被点名高风险,下一步会再封禁堂食吗?

被“疫区”的广州,越秀区、白云区风险等级已调至中级,有小酒馆被点名高风险,广州下一步会再封禁堂食吗?


相信这应该是不少在广州从事餐饮业的朋友最关心的事情。


在2-3月遭受重创的餐饮业,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恢复,不少的店铺已经关停,但仍然有不少店铺没有放弃,仍在努力试探新方向、寻找出路。


开放堂食,从一马当先的陶陶居开始


疫情以来,广州的堂食是从2月21日开始的,带头复业的是知名的百年老字号“陶陶居”。


这条路也走得特别艰辛,为了开放这个堂食,陶陶居还经历了“开放马上被叫停,晚上才再次开放”,可谓一波三折。


至于急着开放堂食的原因,大概也可以猜得出来。


虽然有做外卖,但营收与堂食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堂食才是餐饮企业的命脉。


相比还要被平台抽取高额佣金的外卖,堂食开放了才能缓解经营压力。


而尹江波回应称,“省里有文件指引,企业响应复工复业,而且企业要生存!”


划重点,企业要生存!


换言之,没有堂食的餐饮店,是生存不下去的。越迟开放堂食,餐饮店就越有倒闭的可能。


食在广州仍然深入这个城市的灵魂


自4月16日起,广州突然就变成了其他省份眼中的“疫区”了,但是很多广州人表示毫不知情。


生活在广州的人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觉,“食在广州”仍然深入民心。


受疫情影响,2月-3月,挺长一段时间堂食被限制,对于喜爱饮早茶的老广来说,这种日子可以说是十分难熬的。


很多老广的一天是从饮早茶开始的,“一盅两件”,一张报纸,几位老友,谈笑风生好不快活。


而到了晚上,不少老广的夜晚是从食街的一顿宵夜开始的。一碟田螺、几份下酒的小菜,一打啤酒,好不痛快。


在堂食恢复后,这种乐趣总算是慢慢找回。

早上茶楼又活跃着不少老人家的身影,而晚上的大排档又坐满了来寻找美食的年轻人。


小酒馆被点名高风险后,有了担忧


对于疫情老广们并不是不担忧,4月中旬,绿松石小酒馆、塔克西餐厅、CO CO FOOD等这些比较多外国人频繁光顾的餐厅,被发现跟确诊患者密切相关。


虽然相关的餐饮店已经暂停营业,但仍然引起了不少餐饮人的新的担忧,目前广州没有叫停堂食,但下一步会再封禁堂食吗?


我看来未必,目前广州也就只有越秀和白云区把风险等级调到中级。


而且,翻查了上述那些餐厅的特点,可以注意到一些共同的特点:

1、空间比较狭窄

2、空气流通非常的差

3、很多外籍人士频繁光顾(注意,是频繁光顾,有人连续7、8天都去同一间店消费,一去就是几个小时)


这才是感染的原因,这样的环境才会造成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导致传播。


餐饮企业可以自查自身的环境情况,特别是环境的通风这一点,一定要调整好。


至于过度的恐慌没有必要,毕竟广州仍然在复工复产的大环境之下。


文|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