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做足“功课”,确保五一小长假出游安心又舒心

  五一小长假快要到来了,可以预期,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形势下,会有更多的人们会利用今年这个有五天假日的五一小长假,走出家门,来到各类开放的景区游玩、休憩。五一小长假期间的游客出游人数要明显多于清明小长假期间,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在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之时,有关方面未雨绸缪,仔细地梳理和总结一下疫情防控期间景区实现有序开放以来的总体情况、得失利弊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和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出游体验和满意度,探索和开发出更多让游客喜爱、同时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旅游项目,或许是需要下点功夫做好的功课。

  不断提升人们安心游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不仅是疫情防控期间的权宜之计,从长远看,更是疫情过后的旅游行业实现转型升级、优化提升的必须之举。比如,能否推出和实施更为便利、人性化的旅游服务,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到转化为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的经营模式?疫情防控期间旅游行业和景区管理部门所作出的许多成功尝试和得力举措,能否不仅仅是一时地权宜之计,而能在疫情过去之后的一个很长期间里继续巩固、不断升级,并且持续地发挥出新的效应?

  确保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让广大游客玩得安心、舒心,以实现旅游的健康安全和整个旅游行业的复苏与再发展,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要实现这一双赢目标,就需要相关方面在优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准上付出更加用心的努力,从供给端这一方推出更加得力和有效的措施。

  从游客这一需求方来说,不妨静下心来听一听、细细地琢磨琢磨李兰娟院士就五一小长假期间可不可以外出旅游而发出的一番忠告:“大家应该利用这个节日好好的休息,也可以适当地到人群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在全球疫情形势下,在中国旅游还是最安全的。”李兰娟院士的这番话已经很清晰地给大家提了醒。“适当地到人群不是集聚太多地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这是五一小长假外出“放飞自己”的一个比较让自己放心、也让家人和相关各方都比较安心的度假选项。不过,还是要切记,眼下还没到可以彻底放松、任性出游的时候,还必须时刻扣紧疫情防控、安全出游这根弦。比如,可否做到不要把那些一向热闹的知名景点、“网红”的景点作为优先考虑的出游目的地,不妨舍远求近,“远方”的景点暂且放一放,疫情过后再出游也不迟;优先选择一些名气不怎么大、离家比较近、人群集聚也不至于太多的景区、郊野公园去“走一走看一看”;在游玩时,和周围的游客保持至少一米的安全距离,有意识地避开人群扎堆的地方;需要在景区就餐时,排队时佩戴口罩,减少与旁人的语言交流;注意手部卫生,尽量少用或不用手去触碰东西;付费尽量选择电子支付方式,减少现金结算;等等。

  只要相关各方都能把安全出游、健康出游切实地放在心上,且毫不马虎、毫不懈怠地落实在出游的全过程,落细在出游的每一个环节中了,那么,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里,实现游客的安心游、舒心游和快乐游,进而不断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和之后旅游消费的有序复苏是完全可期的;因疫情而遭受重创的旅游业也一定能浴火重生、重新出发,赢得发展的新机遇、拓展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地满足人们对安全旅游、愉悦旅游、不断提升旅游体验的多元化需求。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