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 聚焦“三水共治” 释放生态红利

夏木阴阴,绿意葱郁。一株株睡莲悄然绽放,一簇簇芦苇随风摇曳……如此美景竟然出现在固镇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与传统印象中的污水处理厂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生态园。记者看到,在项目区内,栽植了荷花、芦苇等多种活性植物,这些植物相当于天然的“除污剂”,能够吸收、降解、转化水中的多种污染物。

“实时监控设备的数据显示,尾水排放的COD的浓度已经达到了22.45mg/L,比排放标准下降了一半还要多。”固镇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张朝鲁指了指监控设备上的数据,向记者解释,该工程通过新建的两道生物墙以及大面积的光照暴露净化,可以实现全程生态净化。

据了解,该工程原以怀洪新河为尾水排放水体,由于受到淮水北调工程的影响,为保证淮水北调的水环境及水体质量,作为主要通道的怀洪新河全段及浍河固镇闸以南段沿岸排污口需全部关闭取缔。目前,污水处理厂平均每天处理的污水量可达3万吨,过滤净化后的所有尾水排放均符合一级A标准。

“把问题解决在岸上,水里自然清澈。”张朝鲁说,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生态之基。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是固镇县综合治理水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水上、岸上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固镇县不断创新河湖管理模式,聚焦“清塘水、净河水、治污水”,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水质检测、长效管理、畜禽禁养、水系连通、河湖岸线绿化美化等具体工作全面铺开,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为严格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关规定,着力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该县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完善矢量边界信息,流转保护区农业种植土地面积4000余亩,并按照每亩每年500元为农户发放补助款约200余万元。同时定期开展周边清理整治工作,组织人员巡查处理河道及沿岸垃圾、漂浮物、乱搭乱建等情况,巩固水生态修复成果。

固镇县生态环境分局水和大气污染控制科科长贺林告诉记者,为实时掌握河道动态,更加清晰掌握保护区范围,固镇还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加快建设围网加固工程,全部清理保护区内的种植养殖业,并安装了20多个视频监控器和高空探头,对乡镇14个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实施视频监控。

围绕让水“清”起来、“流”起来、“活”起来的思路,固镇县大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点解决臭水、黑水污染问题。农村黑臭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畜禽养殖、垃圾和秸秆,为有效减少水体污染,固镇县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去年全县共关闭了禁养区内的281个规模养殖场以及禁养区外的800个左右的规模养殖场。同时招标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全县所有垃圾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并实现全县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在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同时,多措并举杜绝秸秆进入沟渠污染水体。目前,全县黑臭水体减少近一半。

“下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三水共治’,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持续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力呵护碧水长流。”张朝鲁如是说。(记者 张婷婷)


(蚌埠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