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部新加坡电影得导演被誉为华语电影圈的第二个李安

提起新加坡这个小岛国,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印象,

在我的脑海里,只有“亚洲四小龙”这个称号和那尊会喷水的鱼尾狮。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新加坡和香港一样小,为什么新加坡的明星没有香港多?

其实从电影层面来讲,别说新加坡了,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人都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

在当时的华人社会这个区域内,香港这一个娱乐输出中心就够了。

(截图来源《警察故事》)

新加坡是一个电影小国,每年只有几十部影片,而大多数的电影,都是粗糙的模仿、刻意的调侃,充斥着汉语和英语的拼凑滥用的喜剧。

不过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导演,走出了新加坡,进入了华语圈,甚至迈向国际。

导演

陈哲艺,2013年凭借处女作《爸妈不在家》横空出世,在金马奖上打败同台竞争的蔡明亮、王家卫等人,包揽最佳剧情片、最佳原著剧本等奖项。

2019年又凭借第二部长片作品《热带雨》成为平遥电影节的爆款,再次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等奖项。

甚至,他被誉为有望成为华语影坛的第二个李安。

其实两部电影,剧情都很简单,甚至各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热带雨》:中年妇女婚后数年无法生育,丈夫出轨,事业不顺,和自己的学生产生了一段暧昧不清的不伦恋情。

《爸妈不在家》:一对父母忙于工作,雇佣菲律宾女佣照料家庭,儿子和女佣成为了关系十分亲密的人。

两部电影都是陈哲艺导演自编自导,聚焦于家庭关系,注重真实细腻情感的流露。

2013年,我还处于信息闭塞的高中时代,对《爸妈不在家》并不知情。

所以我是先知道的《热带雨》,紧接着就去补了《爸妈不在家》

这给了我一种异常

另类的感觉,两部影片的主演,从不伦的师生恋倒退7年变成了血浓于水的母子情。

昨天刚看完两部电影,趁热打铁,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两部电影。

1.《热带雨》2019

看完这部电影,我还特意去知乎了一下相关的问题,果然...


这段看似不伦不类的恋情关系,折射出来的是两人各自生活的困境。

当今的新加坡,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讲英语的社会。

华语课每周只有几节,在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也是用不到华语的。

林老师就是一个中学华语老师,学生不重视、学校也不重视。

工作不顺就算了,家庭也不和,结婚多年打了多年的催卵针,但一直也没有怀孕。

丈夫出轨,回家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

同样孤独的学生郭伟伦,父母常年不在家,缺少长辈的照顾。

在几番相处之后两人自然成了彼此的依靠,这段不论的恋情在这种罔顾道德的环境下开始滋生成长。

有一段戏很耐人寻味,林老师在讲桌批改作业,脚下放着一兜榴莲,

郭伟伦在课桌写作业,几轮正反打镜头混淆了郭伟伦究竟是在看榴莲还是林老师

画面一转,两人开始吃榴莲,画面未到声音先行,

两人咀嚼榴莲、吸吮手指的声音,都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一起吃榴莲的行为后,让两人关系更加亲密,林老师带他回家补课,看他参加比赛,请他吃饭。

但其实从一开始,郭伟伦的目的就不仅仅是学习华语这么简单,青少年对性的懵懂与冲动,在林老师第一次去他家后彻底爆发。

另外,林老师郭伟伦以及公公这三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却异常的温情。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中对家庭构建的反思也再一次出现,这种彼此依靠、相依为命的关系到底可不可以称之为家庭?

公公去世,丈夫开始变本加厉,公然将情人带到了公公的葬礼现场,林老师失去了家庭。

不伦的恋情也意外公之于众,面对这段从一开始就错了的感情,林老师失去了事业。

失去了一切的林老师独自回到家乡马来西亚。

却雨过天晴, 微风拂面,林老师的脸上洒满阳光。

影片结束。

2.《爸妈不在家》2013

影片本身主要是从家乐的视角出发,家乐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面对家中新来的外人女佣,与她四处作对。

在一次女佣的追赶下,出了一场事故,家乐把胳膊摔折了,女佣帮家乐洗澡,赤裸相见后,关系自然会更进一步。

这也是两人关系转变的转折点。

这同样让我不禁想起了

是枝裕和《如父如子》同样是洗澡将本是父子却素未谋面的两人关系拉近,到底是血浓于水还是日久生情?

从血缘法律上讲,孩子是某人的孩子,但孩子就是孩子,天生就会喜欢那个跟自己亲近的人。

女佣陪家乐睡觉、为他做饭、帮他洗澡、接送他上下学,时间一长家乐女佣自然产生了非常亲密的情感。

甚至逐渐开始“代替”了母亲

家乐因为同学说女佣坏话,对同学大打出手,第一个来认错的人,是女佣。

当主任当着全校面惩戒家乐时,第一个冲上来关心家乐的人,也是女佣。

这也导致了在家乐生日的时候,特意要求和女佣拍合照,而母亲反过来要求和家乐拍合照,

孩子本能的行为,将两者的关系错位

讽刺的是,女佣虽然在家乐家充当了母亲的角色,

女佣也是《爸妈不在家》的一员,她在菲律宾也有自己酗酒的丈夫和刚出世没多久的孩子。

请菲律宾女佣这一现象,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新加坡的家庭中,非常常见。

影片同样也给了父母不少篇幅,工作压力,投资失败,要面子,孩子不乖,这都是大多数为人父母、建立家庭所面临的问题。

影片背景处于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父亲是一个推销员,他的职业也如同自己推销的那块玻璃一样,被这个时代轻易击碎。

母亲在经济压力的压迫下,进入了“希望在于自己”的传销组织迷失方向,

在得知这是一个诈骗组织后,喃喃自语“希望在于自己”的前后落差。

而“希望在于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困境。

但即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直到影片结尾也没有很强的戏剧冲突,都是相对温和的结束。

最终,父母只能将女佣辞去,家乐强行剪下女佣的一簇头发作为留念。

影片最后,母亲顺利生下了二胎。(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演员杨雁雁是真怀孕,而剧本本身并不是)

家庭的经济压力没有扭转,家乐也没有成为听话的那种乖小孩,女佣也成了过客,至此不会再有任何联系。

影片所表达的,始终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只是将它展示出来,没有批判没有反思,仅此而已。

生活就是这样,缓缓过去。

一个人,静下来,品一部静下来的生活化电影,人间美食。

生活里,有喜有悲,有欢声有泪水,但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