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两补”提质量 助脱贫

内容摘要:“在进村入户检查中,我们发现泥凼镇乌舍村存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还在使用老版本的问题,按规定应统一使用新版本。”4月2日,兴义市为期10天的脱贫攻坚交叉检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黔西南日报记者 蔡定平

“在进村入户检查中,我们发现泥凼镇乌舍村存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还在使用老版本的问题,按规定应统一使用新版本。”4月2日,兴义市为期10天的脱贫攻坚交叉检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由各乡镇相关负责人组成的32个检查组,沉下基层一线,认真检查各乡镇在“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人居环境、政策知晓率、群众认可度等方面工作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更加扎实抓好补功课、补短板“两补”工作,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四逐四准’方法补功课、补短板,用好‘窗口期’规则主动暴露问题,充分发挥大决战指挥体系作用倒逼找准找全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剖析问题、扎实解决问题。”晴隆县对脱贫攻坚“两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对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干部作风及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开展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排查,把各领域尚未发现的问题全部找出并建立问题台账。对各新排查发现影响脱贫摘帽的问题,按照“边查找问题、边分析研判、边制定措施、边整改落实”的要求,根据各项目标任务规定的完成时限,不折不扣抓好新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所有问题全部整改“清零”。

目前,我州各级各部门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孙志刚“上半年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批示精神以及州委明确“窗口期”主动暴露问题不予追究责任的要求,扎实开展“两补”工作,始终保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的状态,积极找准问题、查缺补漏、整改销号,冲刺九十天、奋战三个月,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各县(市)、义龙新区通过认真排查整改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三保障”、饮水安全、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采取有力举措,责任到人,限期整改销号。

晴隆县制定脱贫攻坚存在问题“两补”清单,细化“两补”工作时间节点,明确问题排查暴露阶段及问题整改销号阶段工作内容。针对贫困户、边缘户参与周期短、见效快增收项目未实现全覆盖的问题,该县采取村级指挥所、网格员、包保帮扶责任人进村入组到户点对点开展排查,引进企业实行订单式生产等措施,确保群众增收、产业增效;针对扶贫产业项目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坚持“分区谋划、规模带动、长短结合、立体发展”工作思路,按照“山区茶果椒、坝区菌畜粮、湖区生态渔”产业布局,指导乡镇(街道)做好产业谋划及项目申报工作,大力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户为基础,明确各成员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全覆盖。

兴义市在开展交叉检查中,成立了32个乡镇(街道)检查组、8个督导组、1个电话抽查组、1个仲裁组,各就各位,以查促改,推动问题全面解决。其中督导组负责对各组检查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纠偏、问题研判,对检查区域按照10%的比例进行抽查、核实问题是否找准找全、是否如实上报等,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有效,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记者从州脱贫攻坚指挥部了解到,我州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全州脱贫攻坚“四逐四准”“两补”工作,严格落实每周调度和县(市)委书记、义龙新区党工委书记“每日一调度、三天一报告”机制,截至3月26日,全州共查找暴露出问题43094个,已整改落实28336个,整改率65.75%。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工作,“两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