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毛骗》,谈谈《大学生同居的事儿》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情问九天。一段光影、一段旅程,让我们一起品味影视剧中的酸甜苦辣,浅析人生中的你我他。

《毛骗》想必看到过的朋友不少,被称为网络神剧,豆瓣评分高达9.7分,其独特的视角、精彩的剧情让人叹为观止。而十年前由同班人马主演的《大学生同居事儿》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过?

今天笔者不谈《毛骗》,谈谈《大学生同居的事儿》。

创作团队和创作背景

与《毛骗》一样,这部作品的主创团队同样是来自河北传媒学院的李洪绸、杨羽、黎伟、赵宁、安宁等人。

《大学生同居的事儿》这部作品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十年以前,正是笔者刚上大学的时候。其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学生版、简化版的《爱情公寓》。相对于《爱情公寓》而言,都是一群普通的人聚在一起发生的一些平凡而搞笑的事情。只不过《大学生同居的事儿》中发生的事情更加鸡毛蒜皮。

当然由于成本的问题,本作无论从场景到道具都显得那么的“寒酸”,而且演员的表现来说当时还稍显青涩。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这种“艰苦”环境下的磨练和坚持,才有了日后口碑爆棚的神剧——《毛骗》。

虽然《大学生同居的事儿》作品本身还是相对简单和粗糙,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其角度之新颖却是很吸引人的。取材于大学生同居这个敏感但很贴近生活的话题,同时把核心放在合租时发生的各种趣事上面。整体来看不落俗套(其第一季比爱情公寓第一季还早),表现出当时甚至是现在也还存在的一些大学生的真实状况。

安宁

对于青春剧或者说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的一些剧,笔者个人认为从真实出发,做适当的艺术加工这样的剧最好看、最耐看。不狗血、不撕逼这样的剧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让大家融入其中成为一份子,感受到他们演的就是自己的时候,这样的剧才能称的上好剧(比如笔者一直都很推崇的《一起同过窗》)。

《大学生同居的事儿》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真实的,当然在某些点上有夸张的成分,但就如笔者所说适当的艺术加工还是需要的,奇葩聚在一起才能有各种喜剧效果嘛。

剧情和人物

从剧情来说其实都是一些正常发生在很多大学生身上的事儿,比如:逃课、挂科与补考、网购、网恋、大学生创业等等。而这些平常的事儿引发出的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会让人捧腹不经的同时又感同身受。

而对于人物,简单来说是一群形形色色的奇葩

:赌鬼、洁癖女、非主流、网瘾少年、妻管严……

估计很多早前看过本剧的朋友,剧情啥的可能也忘得差不多了。但当笔者提起的一些人的某些特点或口头禅时,都会突然想起来很多的片段。

三句话不离赌字的老车;有洁癖到变态的安宁;“我可是非主流”的赵宁;“人要什么树要皮的”小宝;“我只说一遍”姚梦;有些妻管严的黎伟;超级宅男小飞;有一个大侠梦的王韬;抠门的王辰昊甚至拿着茶杯从不露脸的房东,这些看过剧的朋友们都会印象深刻,这些都是一些青春的回忆。

《大学生同居的事儿》至今十年出头了,要说比它好看的电视剧大家能列出很多。但是依然可以在有些时候拿出来再品味一下(特别是像笔者一样离开学校有段时间的朋友),不为那一刻的捧腹大笑,只为拾取记忆中的那些碎片,曾经是不是也有一群人,男男女女,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做着一些奇葩的蠢事?他们是否还和你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我是大家的朋友情问九天,坚持原创,说出自己的观感。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也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