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0,曾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的中国青春片《孔雀》

说到国产青春片,能想到的电影似乎都是骂声一片。

请几个当红流量,改编几本青春文学,草草了事后放进院线圈钱。

对,我说的就是以下这类电影。


点进去看了一眼,全都在及格线下…

就连拍出《观音山》、《苹果》的李玉导演也没能幸免。

难道国产青春片就没救了吗?

并不。

2005年,有一部讲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一辈中国人的青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在国内却无人问津:

《孔雀》



七八十年代的古城安阳,那时候的经济还并不发达,高家五口人坐在走廊上吃晚饭。


饭后一家人吃着西瓜,妈妈抱怨卫红什么工作都看不上眼,让卫红去她打过招呼的幼儿园上班。


卫红拗不过妈妈,老老实实去上了班。

可在上班的第一天,卫红因为没有经验,把幼儿园里的小孩给摔了。


妈妈好不容易帮卫红找的工作就这么没了,卫红只好回到家里待业。

在屋顶晒东西时,卫红看着天空中正往下跳的伞兵看着了迷。


这才是卫红心中所向往的工作,她骑着单车来到平原上,一名男伞兵正巧降落到她面前。

男伞兵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让一直没机会出县城的卫红很感兴趣。

第二天一早,卫红就到报名处报名参军。

男伞兵热心地指导她填写表格,这一行为更让卫红的心产生悸动。

体检过后,卫红还跟男伞兵打了会乒乓球。

男伞兵边打球边和卫红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这让卫红很是开心。

卫红回家后向弟弟卫强借了两块钱,又从妈妈的口袋里偷了点钱。

隔天卫红拎着礼物来找男伞兵,却发现男伞兵正和一对姐妹花开心地打着球。

伤心的卫红来到桥上,把买好的礼物都扔到河中。

卫红回家时,妈妈正为丢钱的事情难过。

在那个年代,十几块就能解决普通人一个月的饭钱。

卫红默默地去洗了条毛巾,拿给妈妈擦脸。

很快,被选中参军的人就出发去部队了,但其中并没有卫红。

卫红到家后就把自己锁在房门里,不说话也不吃饭。

其余四人没办法,只好强行喂饭给卫红吃。

翌日,卫红把蓝色的旗帜拼成一块大布,绑在自行车后头。

她在街上骑着车欢呼,幻想自己是一名优秀的伞兵,这一怪异举动引来了街上人异样的眼光。

正巧妈妈这时也在街上,她赶忙追上了卫红的单车,把大布一把抓住,两人一齐摔在了地上…

至此之后,卫红便到了工厂刷瓶子。

有天,厂里的小流氓果子告诉卫红,想要拿回降落伞,就到小树林找他。

卫红真的去了小树林,并且为了拿回降落伞,主动脱下了裤子…

本来想耍流氓的果子看到卫红这一举动,顿时不知所措,只好拿下猎枪往地上开了一枪。

没过多久,卫红遇到了一位文工团的老师傅,这成为她新的感情释放点。

她骗老师傅被家里人虐待,老师傅想要安慰她,便让她拉手风琴,自己跳舞给她看。


老师傅跳得兴起时,却被突然进门的两个妇人看到了这一幕…

老师傅对卫红很好,不仅带着她和弟弟卫强看电影,还时常给他们煮汤圆吃。

某天,卫红正在工厂刷着瓶子,突然有几个人过来将她打了一顿。

原来老师傅受不了外面的流言蜚语,摸电门自杀了…

某天下午,一家五口人正踏着煤,突然下起了大雨。

卫红在雨中狠狠摔了一跤。

她的青春也就随着这沉痛的一跤落幕了。

不久后卫红嫁给了一个司机,离开了家里。

卫国是三姐弟中的老大,却因为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袋,智商比正常人低了一截。

关于卫国的第一场戏,是一家人扶着他学自行车。

即使有这么多人帮他,但他还是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

卫国在面粉厂上班,厂里的张喜子总是给他一包烟,让他帮自己搬东西。

这天张喜子让卫国多搬几袋面粉,卫国不愿意,被张喜子在面粉厂里关了一夜。

家里人知道卫国在面粉厂里受欺负,便不让他在那继续上班了。

冬天,卫国和弟弟卫强到澡堂子里洗澡。

张喜子给了卫国一根塞了鞭炮的烟,卫国抽了几口后鞭炮爆炸,口吐白沫。

卫红知道哥哥被欺负后,找来果子打了张喜子一顿。

憨厚单纯的卫国也不记恨张喜子,反而买了只鸡给张喜子赔礼道歉。

初春,卫国告诉妈妈自己喜欢上厂花陶美玲,想让妈妈给自己说个亲。

可陶美玲怎么会看得上傻乎乎的卫国,妈妈只得塞钱给陶美玲,让她就当是帮帮忙。

妈妈做了桌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坐在饭桌前等候陶美玲。

可来的却是陶美玲的同事,还把钱当卫国的面退还给了妈妈。

思想单纯的卫国并没有就此放弃陶美玲。

下午,卫国拿了朵向日葵打算送给陶美玲,却发现她其实是张喜子的女朋友…

梅雨季很快就来了,潮湿的南方时常突然下雨。

卫国担心弟弟卫强淋雨,特地给他送伞到学校。

可傻乎乎的卫国成了同学嘲笑的对象,弟弟卫强觉得丢了面子,当着全班的面说道:

「他不是我哥。」

卫国闻言放下伞后,离开了教室,却被一阵歌声吸引到了女厕所门口。

而女厕所的同学以为遇到了变态,大喊有人偷窥她上厕所。

全校的男同学都跑出来追着卫国打,弟弟卫强为了面子,更是把雨伞捅进了卫国的身体…

隔天,弟弟卫强让果子假扮成警察局的人给他送伞。

但同学们早就看穿了他的把戏,在他的抽屉里放满了垃圾。

半夜,卫强在哥哥的水杯里放了老鼠药,卫红想了想,还是把水杯里的水倒掉了。

第二天吃晚饭时,妈妈抓来了一只鹅。

她把放了老鼠药的水灌入鹅的嘴里,这只鹅就这么当着卫红和卫强的面抽搐着死去。

直到鹅死了之后,妈妈还是一句话都没说。

卫红和卫国觉得愧疚难当,请哥哥吃了顿大肉包,还买了只小黄鸡送给哥哥。

三姐弟的隔阂就在妈妈这无声的一课后消散了。

后来妈妈给卫国找了个农村来的胖女孩,两人在城中支起了个砂锅摊,看上去生意不错。

有天张喜子找到卫国,说是要结婚了,想找卫国借点钱置办家具。

卫国看到张喜子身旁的人并不是陶美玲,不经疑惑道。

张喜子只是告诉他,陶美玲中看不中用。

隔天,卫国拿了一箱东西给张喜子。

张喜子打开后,发现是之前他让卫国干苦力活,给卫国的烟。

这一箱烟,仿佛把卫国和张喜子拉回他们正值青春的时期…

最后说到弟弟卫强的故事。

卫强年纪最小,也没遇到什么重大的挫折。

可卫国和卫红所经历的事情他都一五一十的看在眼里。

让卫强的生活轨迹发生变化的是一件在现在可大可小的事。

某天夜里,父亲给卫强检查作业,却发现卫强在作业本上画了个裸女。

这在那个观念老旧的年代无疑是最不令人接受的事之一。

被父亲教训完的隔天,卫强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看电影时,他被逗得开怀大笑。

电影结束后,他就离开了家…

时间过了许久,有天果子告诉卫红,他看到了弟弟卫强。

卫红爬到敬老院的围墙上一看,原来卫强这段时间都一直躲在敬老院工作。

至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全家人都再也没见过卫强。

随着姐弟三人青春的落幕,一家五口也变成了孤苦伶仃的老俩口。

卫红终究还是和司机离了婚,搬了回来。

弟弟卫强在某天夜里也突然回家,除了带着老婆和孩子外,什么都没有。

隔天吃饭时,爸爸妈妈和卫红都发现他断了根手指头,但也没问。

卫强平日的工作就是带孩子,她的老婆靠在广场唱黄曲挣钱养家。

这天卫强带着孩子等老婆下班,却发现旁边有个喝得烂醉的妖艳女人。

仔细一看,正是哥哥卫国当年钟意的陶美玲。

生活还在继续,有些事终究要经历。

卫强和卫红某天在街上买东西,却遇到了当年的男伞兵。

当年高大帅气的男伞兵,如今已泯然众人矣。

卫红走上前去,微笑着跟男伞兵说:

「我刚刚还和我弟弟说,你会永远爱着我。」

男伞兵却一脸疑惑地问她:

「您贵姓啊?」

挑西红柿时,卫红终究还是支撑不住。

她撇开头,失声痛哭。

影片的最后,姐弟三家人都各自到动物园看孔雀。

卫红再婚了,还生了个小孩。

一家三口看了许久,孔雀并没有开屏。

卫国和老婆还没生孩子。

他拿着老婆的红丝巾逗孔雀,孔雀还是没开屏。

卫强背着孩子和老婆来看孔雀。

短暂停留后,留下一句:

「反正冬天孔雀也不开屏。」

等到三家人都走之后,孔雀开屏了。

但孔雀背对着屏幕,即使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也看不到孔雀开屏…


《孔雀》是顾长卫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在此之前顾长卫在剧组中一般担任摄影指导,他指导的作品随便拿出一部来在中国影坛甚至国际影坛都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正因出身摄影,顾长卫执导的电影并不强调于剧情。

他的侧重点在于戏剧性,用丰富的镜头细节和构图来刻琢整部电影,令人动容且不失矫情。

影片的开头是古城的一隅,

阴冷灰暗,有薄雾笼罩。

卫红和卫国的青春都被锁在这个阴冷灰暗的古城里,他们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也不曾去想过外面的世界。

卫强是姐弟中唯一一个去到外面的人,但他却失败了,回来的时候不仅两手空空,只带回了妻儿,还断了根指头。

他们三人都在青春时努力成为向往的目标。

或许是岁月,也或许是命运的捉弄,最终磨平了他们的棱角。

他们的这一辈子,终究要像被关在笼里的孔雀一样,锁在这个古城里。

笼里的孔雀会开屏,是偶然的。

姐弟三人等不到孔雀开屏,是必然的。

正如沈从文曾这样写过: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

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