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敏:乡村“战疫”显担当

双泉,仅是地处鲁东南的一个有600口人的小山村。虽然,这里不是荆楚大地,这里不是雷神、火神“两山”医院,但这里也是抗“疫”一线,这里也是战“疫”战场。


山东省人大派驻日照市莒县库山乡双泉村任党支部书记刘国敏,闻“疫”而动,逆向而行,面对这场罕见的疫情,甘当群众的主心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全力以赴保稳定促发展,彰显了一名省人大领导机关派驻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的风采和担当。


疫情汹汹,突如其来。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举国对阵凶恶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啻于一场“恶仗”一次大考;对于一个小家庭,何尝又不是如此!


刘国敏的爱人在区疾控中心工作,本身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腿肿的老粗,上下楼梯都十分困难。常年远离家庭驻村任职,家里大小事情根本顾不上。尽管如此,爱人仍以坚韧的毅力投入工作,从来不向丈夫诉苦,每次视频联系总是报喜不报忧,让丈夫心无旁骛安心抓好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


原本,刘国敏打算利用年假时间,回家看看老人,并带爱人去治疗一下腿疾,岂料疫情突发。在老家,他抱歉的跟母亲说了几句话,屁股没坐热就赶回省城家中,委婉的要跟爱人“请假。”


“国敏,大疫当前,估计我们单位也要忙起来。现在你啥也别说了,我理解你支持你,赶快回到村里,600口人都在等着你回去拿主意呢!”“爸爸你快回村吧,那里是个大家,那里更需要你。放心,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妈妈的。”


面对深明大义的爱人和读中学的孩子,刘国敏的眼眶湿润了。妻子和孩子包括远在老家的母亲,给了自己最温暖的大后方和最坚定的支持,如果干不好,上对不起组织的信赖与培养,下对不起家人的牺牲和奉献。


庚子鼠年,注定极不平凡。大年初一,刚获悉新冠肺炎疫情严峻、部分城市已经封城的消息,作为一名优秀的军转干部,刘国敏立即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有组织的正确指引和家人温暖的支持,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强大的动能。刘国敏以军人特有的敏锐和果断,以临战的姿态,饱满的斗志,主动取消休假,当天带领妻子和孩子火速自滨州老家赶回济南。大年初二,他就驱车300多公里赶回村里,连夜召开支部会议,统筹安排部署,立即投入战疫防控。


大疫当前,刘国敏沉着冷静。他主动引导党员干部不要自乱阵脚,并且代表党支部发出的“一号命令”,就是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守自己的岗位“阵地”,不能有一名“逃兵”,必须把全村乡亲散乱的心思稳住捋齐。


“好当家!”“有谱气!”人心浮动的非常时刻,党在身边人心安。只此一招,就让众人折服。全村群众从内心里点赞刘国敏,信赖的目光齐刷刷投向省城来的这位好书记,刘国敏成为村民们的主心骨。他冷静分析形势,和支部的3名同志进行了科学的工作分工。“同志们看我的,跟我来!”安排工作,刘国敏向党员干部们喊出最经典、有分量的一句话。


为迎战疫情,首先由刘国敏直接带队,带领村里的4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对村内外来人员进行拉网式摸排,第一时间对务工返村人员进行登记,第一时间对村内主要路口进行封控。双泉村赶在全乡43个自然村全面行动之前,在第一时间就打了一场漂亮的主动仗,被库山乡党委政府列为全乡战疫工作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战“疫”初期,形势扑朔迷离,各类信息铺天盖地,民间传言四起 。乡亲们心中没底,昔日宁静的小山村,笼罩在一片隐隐不安的氛围中。为稳定民心打消村民顾虑,刘国敏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要求党员干部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他和党员干部们“武装整齐”亲自上门,给村民发放经过消毒处理的900份宣传手册。通过村喇叭、微信群等载体,及时推送科普防疫知识。自费6000余元购买口罩、消毒液、方便面、帐篷等物资,为执勤点和家庭贫困人员搞好后勤保障。组织30多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对村内包括文化大院、村头公园、村卫生室在内的26处公共场所,进行定时定点消毒。并通过村头检测点,耐心劝返走亲访友村民、劝走街头巷尾扎堆聚堆的闲散人员。


疫情无情人有情。刘国敏甘当乡亲们的“摆渡人”,与群众共克时艰,为群众排忧解难。由于全面封闭的缘故,村里的12个扶贫大棚蔬菜滞销,不仅菜农蔬菜难销售,居民群众更存在吃菜难的大问题。他现场调研后得出结论,本乡市场蔬菜处于短缺状态,必须设法打通供需联系渠道。在严格做好防疫防护工作的同时,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帮助菜农销售蔬菜产品,先后把10000多公斤生活物资联系配送到村民的家门口。村民张日宝承包的西葫芦大棚,因此收获满满。今年他的西葫芦获得大丰收,由于疫情期间,有刘国敏给牵线搭桥助力,群众餐桌对新鲜蔬菜西葫芦需求量超大,他的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比去年同期增收8000多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刘国敏立足双泉小山村,积极响应省委关于“九大攻坚行动”的号召,以日照市委提出的“9+3攻坚行动”为指引,在洒满阳光的田野里,积极带领群众复工复产。库山乡是山东省优质中药材丹参、黄芩的种植基地,针对村里出现药材苗子购销困难问题,他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及时将本村托管的1000亩中药材苗子,按成本价优先保障本村种植需求,截止4月1日,双泉村400多亩的药材片区已全部种植完毕,为夺取全年中药材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张建锋 刘平成 记者 彭彦伟